第23章 52(2/2)

好书推荐:

【可惜啊,李隆基如果不是死的太晚,也是有资格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一样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他开创的盛世国富民强,百姓们吃的好穿的好,才有条件以胖为美。</p>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能吃胖是一件多么难以想象的事啊,唐玄宗做到了。</p>

开元盛世,是真正属于百姓的盛世。】</p>

被天幕点名表扬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乐了。</p>

李渊:???</p>

上了败家皇帝榜,居然还能有机会成为千古一帝,还开创了盛世?死的太晚是什么意思?</p>

正值壮年的李隆基:???</p>

天幕上那个穿着龙袍弃百姓于不顾的老东西,不是他的子孙后代而是他本人?开什么玩笑?</p>

他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国家强盛,百姓家家都有余粮。这样一个强大的王朝,怎么会有叛军杀入长安?和千古一帝这一荣誉失之交臂?后面发生什么事了?死的太晚?</p>

李隆基心中有太多的疑问。</p>

【秦始皇修仙但是不昏庸,行暴乄政却也爱民,就是死的太早,如果多活十几年,将皇位平稳的传给扶苏,秦朝不至于二世而亡。</p>

汉武帝晚年沉迷修仙,若不是被太子刘据用命警醒,怕是要晚节不保。</p>

唐太宗人到中老年同样沉迷修仙,死的恰如其分,若是多活几年可能也会是一场灾难。】</p>

【这样看来,李隆基的阳寿如果分十几年给秦始皇就好了,千古一帝稳了。】</p>

嬴政:阳寿还能分的?</p>

晚年的刘彻没有想到他自己才是害了刘据的罪魁祸首,心中悲痛。</p>

用命警醒?</p>

看不出来啊,他向来认为刘据仁厚温和,居然也会死谏。</p>

正值壮年的李世民:???</p>

他沉迷修仙?这怎么可能?他和作者菌一样是无神论的拥护者,说他沉迷修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p>

谣传,这绝对是后世的谣传。</p>

【可惜没有如果,李隆基晚年昏庸无道,在叛军即将兵临城下时弃百姓逃亡,在出逃的途中差点因兵变被杀。】</p>

后主刘禅听到这里坚定了投降之心。</p>

李世民对此十分遗憾,可惜李隆基这一罪魁祸首没有死于兵变。</p>

在他看来,兵变是必然会发生的。</p>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隆基匆匆逃离长安,肯定无暇准备三千禁军所需的粮草,沿途若是没有粮草补给,禁军们吃什么?</p>

没有吃的就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就要造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