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43(2/2)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有一批高科技公司,如微软、ibm等,不仅具备优秀的盈利能力,也具有把握未来市场的能力,更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人们对科技股热情高涨。 然而也有一群互联网企业,在投资人、砖家学者,以及其自身的包装下,轮番上演公关秀,鼓吹着极其美好的未来,吸纳了大量资金。盲目的逐利热情,再加上一些机构的隐秘造假,导致投资者对当时科技股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虚高,甚至疯狂。</p>
然而现实是,后一批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改变不了盈利能力极其低下的局面,同时又在大肆挥霍金钱,也有的被快速淘汰,有的发展方向错误。</p>
在2000年3月,以技术股为主的nasda纳斯达综合指数攀升到5048,网络经济泡沫达到最高点。</p>
1999年至2000早期,利率被m国提高了6倍,出轨的经济开始失去了速度。</p>
互联网经济泡沫于3月10日开始破裂,该日nasda综合指数到达了(当天曾达到过),比仅仅1999年的数翻了一番还多。</p>
nasda此后开始小幅下跌,市场分析师们却说这仅仅是股市做一下修正而已。</p>
导致nasda和所有网络公司崩溃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斯科、威软、岱尔等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2000年3月13日星期一早晨出现。</p>
卖出的结果导致nasda一开盘就从5038点跌到4879点,整整跌了4个百分点,是当年“盘前”抛售最大的百分比。</p>
大规模的初始批量卖单的处理引发了抛售的连锁反应,投资者人心惶惶,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p>
仅仅6天的时间,nasda就损失了将近9个百分点,大盘指数从3月10日的5050掉到了3月15日的4580。</p>
领头羊威软在97年被指控垄断,98年立案,而在2000年1月比尔辞职4月,法院宣称已收集到证据证明到威软的确存在垄断行为,威软面临可能被拆分。科技股巨头可能陨落的消息加剧了人们对科技股的恐慌心理。</p>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在1999年下半年上市,而之后的6个月冻结期中,交易量相对较小,但6个月的解冻期一到,抛售潮出现。又恰遇2000年4月份的报税季度,对股市造成不小的震荡。</p>
2000年4月高盛首席投资分析师10年来首次对投资者发出减持科技股的建议。同时各路分析师口风一转,开始唱衰,危机开始显露了。</p>
各大机构突然变脸,调低了科技股的评级,指出风险与泡沫的存在,一天之内,代表科技股的nasda狂泻400多点,从5400多点的尖峰坠落。而这并不能打消大家的投资热情,一直到夏天,入场资金仍然很充裕。记得七月结束后,财经的头条叫“火热的七月”,大盘在收复失地。</p>
到了2000年11月m国大选,佛罗州的300万选民硬是把决赛腻歪了一个月。在这其间科技股带头深跌,m国又没有跌停这一说,很多明星股从三百多美元几天内就跌到十几美元。北典网络,朗寻科技等都从近百元跌到了十几美元,最低一美元都不到。</p>
真实存在的问题加上在不恰当时机出现的诸多诱因,于是危机彻底爆发了,泡沫开始破灭。</p>
原本被炒到高的不合理的股价一落千丈,同时那些单纯依靠融资为生的互联网企业再也融不到钱。大批互联网企业关门,众多it工程师失业。</p>
-公司一间接一间的耗尽资金,并被收购或清盘,域名则被竞争对手或域名投资者购入。部分公司则被控不诚实误用股东的资金,m国证券交易会对大型投资机构罚款数百万美元,以惩罚它们误导投资者。支援性行业如广告及运输业亦需缩减其营运规模,以面对下跌的需求。只有少部分dot-公司在最后生存下来。</p>
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指数创造点的最高记录。13日,周一,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大规模抛售科技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有500家破产,40%退市,80%的企业跌幅超过80%,蒸发了3万亿美金。</p>
911一声巨响,让周二的m国股市在2001年停盘四天,周一开盘时,没有跌停保护的市场就如铁球掉进了稀饭,混蛋到底带砸锅。道指一天就狂跌800多点。从此一路下探到最低7000多点。纳斯达大盘暴跌683%,5个交易日暴跌16个百分点。其间格林斯攀近十次降息,直至没有任何筹码可用,也无法挽救两市向深渊堕落。</p>
从2000年3月10日的历史高点,到2002年9月份纳斯达指数回到1172点,18个月内跌幅达到78%,总计44万亿市值蒸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