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贺卡(1/1)

好书推荐:

元宵节那天的晚自习,所有人都收到了来自陈嘉乐的元宵节快乐的贺卡。 何夏也不例外。 远处不知是谁家燃放的烟花,坐在教室里,只能闻其声。 没关系,烟花绽放在贺卡上。 贺卡上印着喜庆的图案,上面书写着陈嘉乐的祝福: 希望何夏同学永远开心、快乐,永远第一名! 陈嘉乐是八班的文艺委员,这个委员大概只有校庆或者特别的一些庆祝节日时才能有用武之地,陈嘉乐倒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但这件事一定不是老朱交待的。 陈嘉乐有颗天真浪漫的心。 她用天然的心意,抚慰了所有因不能团圆而导致的伤心失意。 何夏实在没什么好回馈的,在晚自习课间的时候,抓了一把野生山核桃给她并说了声谢谢。 核桃是房东奶奶给张九敏吃的,说高三了,要多补补。 陈嘉乐抓着那把核桃,愣了半晌。 何夏是第一个因为贺卡和她道谢的同学。 等陈嘉乐回过神,她问同桌:“她给我核桃是不是想让我补脑子啊?” 同桌:“本来是感谢,但你能说出这话,我觉得你确实需要补补脑子。” 陈嘉乐拿拳头轻捶同桌的胳膊,两人笑闹,猝不及防,陈嘉乐一眼看到窗外走廊,站着老朱精瘦的身影,她赶紧坐好,教室一片寂静。 寒假虽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也绝不算短。 只是再回到这间教室,那种抵在神经上的压迫感又回来了。 尤其是老朱的出现,将这种压迫感推到极致。 都以为要考试,或者讲期末的考试卷,老朱却罕见地笑着问他们寒假过得怎么样。 有人说出去旅游,也有人说在家和堂兄弟姐妹炸金花斗地主,反正都是过得好一个快活。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何夏心中直觉有诈,并不掺和在其中回答。 老朱却没打算放过何夏,直接点名:“何夏,你寒假玩什么呢?” 绝不可能说出我写了多少套卷子,要不然不知道要在班里拉多少仇恨值。 何夏脱口而出:“到田间挖野菜,感受春天的气息。” 班里同学哄堂大笑。 老朱却敛了笑意,严肃起来。 他说:“这一届的毕业生,还有113天就要高考了,每一天都在倒计时。” 众人都不敢再笑。 老朱继续说道:“你以为,你们离高考还远着吗?据我所知,一班有学生在寒假的时候已经在学数学必修四了,说到这里,你们还能无动于衷吗?” 不用说,都知道这人除了童喆,还能有谁? 班级肃然一片,寂静无声。 “这节课自习,明天月考。” 众人哗然,哪有开学第一天就月考的,但仔细一想,这也确实是青田一贯的作风。 老朱当没听到大家的惊呼,点了大张伟的名字,然后径直走出了教室。 大张伟出去后立马回来,叫男生一起去图书馆搬书。 昨天报名开学,但是老朱有事请假,没人签字,所以八班的书一直到今天才领。 老朱一走,刘梦娜立刻拿两根手指戳戳坐在前面的何夏和王琦琦。 刘梦娜说:“不对劲啊,月考是检查一个月的学习成绩的,怎么就变成月初考试了?” 何夏从桌洞里抽出自己的错题集,说道:“你管月初还是月尾,说不定月尾还要再考一次呢。” 刘梦娜心如死灰:“求你闭嘴。” 王琦琦摇头笑笑,也开始复习。 刘梦娜的同桌是男生,她不怎么和男生玩,现在没人说话,也只能乖乖学习。 过了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大张伟和几个男生把课本都搬了回来,又帮忙给发了下去。 何夏的语文书封面上有深深的折痕,还有一片水渍。 书已经到了何夏手上,发书的小张伟看见了,说:“何姐,给你换一本?” 何夏拒绝:“不用。” 还能跟谁换,谁换到这本书都不开心。 “没事,你给我,我跟你换。” “真不用,我翻了,不影响阅读,我到时候买个书皮包起来就没事了。” 何夏再三拒绝,小张伟只好放弃。 何夏继续整理发到手的书,上学期数学书发了两本,必修一和必修二,这学期数学书只发了必修三。 其实高一下学期的任务也挺重的,成绩好才能决定文理分科去哪个班。 好学生是会被内定的,成绩一般的学生才会被随机分配。 寒假的时候何夏也保持着在校的作息时间,因此到了最后一节晚自习,成了班里难得清醒的几个人之一。 班里静悄悄的,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烟花在高空绽放的声音。 何夏看了一眼窗外,看不见月亮,只能看见高二的教学楼也是灯火通明。 明天,何爸爸和姑父也要到外面打工了,日子也要归于平静。 晚自习下课,何夏没有直接回家,去了学校对面的文具店,买了一盒子弹头笔芯和一张书皮,还有几支红笔芯。 老板娘不确定地问:“就要一张书皮?” 何夏很肯定地答:“只要一张。” 包那么多书皮,高三复习的时候想找书都要花时间,何夏不给自己找麻烦。 何夏的笔芯消耗得特别快。 以前她特别喜欢针管头的笔芯,感觉写出的字纤细好看。 后来高二,作业多,字迹潦草得快飞出稿纸,何夏就开始用子弹头的笔芯,然后就再没换过。 在文具店逛完,何夏买了两份里脊肉饼。 卖里脊肉的老板是上一世何夏同班同学的爸爸,他家还兼卖一些炸串,何夏参观过她家,所以吃得特别安心。 里脊肉滚烫入味,饼皮中间还夹了海带和土豆丝。 他家的里脊肉好吃到成了招牌,可以单卖,可惜晚上卖馒头的不在,很多同学买了两个馒头到卖饼的摊子上,请老板把馒头用铲子切开,夹上里脊肉,喷香。 老板不会觉得被抢了生意,哪怕有些同学觉得他家的辣酱好吃,买了馒头,请他加一点辣椒,他也很乐意帮忙,并不收钱。 当然,这样做的同学很少,再不济也会在老板这里买根烤肠,能这样做的学生,也实在是没钱了,老板想到家里的女儿,对这些学生格外善心。 一来二往,他家的生意格外好,后来他老婆也不在初中门口摆摊,在旁边支起了一个麻辣烫摊子。 夫妻两个,一个炸,一个涮,夫唱妇随。 何夏又去买了两杯粥,一块五一杯的甜粥,特别大杯。 买好了,在校门口等张九敏放学,反正她现在回去,也比张九敏早不了几分钟。 搁一个月前,何夏晚上是不敢大吃大喝的。 但一个寒假过来,何夏在家天天被投喂,胃口见长,一时还小不下去。 摸摸肚子上的肉,何夏既难过又自豪。 这可是我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