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生辰(2/2)
好书推荐:
年婕瑜又道:“傅相离世,便是我这处于深闺的女儿家都感知到风势。我尚有太傅府庇佑,九莹你孤身在此,嫁去乌州是厄境,留在长安亦是苦难。”</p>
“女子这一生,总是难的。”</p>
年婕瑜望着她,淡淡一笑:“你有功于汉室,无论如何,圣上应当要护佑你。”</p>
陆九莹未语。</p>
“太子与若世夫人的生辰宴在五日后,我伴读的那位十二公主也善音律,她定会央求乐府令加上她的曲目,我见机收服一人,届时由九莹填补空缺。”重要的事情说罢,年婕瑜也不能久留,她最后叮嘱萧明月,“今日我取走部分书简,若要寻我,带些剩余册子也好说话。”</p>
萧明月应允。</p>
萧明月将人送至门外时,年婕瑜望着她说了句:“明月,你与九莹相识多久了?”</p>
“六岁那年相识,至今已有十二年。”</p>
“你十八岁了……”年婕瑜探来的目光有几分深思。</p>
“婕瑜娘子有话不妨直说。”</p>
“你如此聪慧,应当明白九莹嫁给霍起,你做为侍女要一道陪嫁的,若你陪嫁,当是已滕妾的身份。”</p>
萧明月神色未变,一如既往,她点头:“我知道。”</p>
“所以这条路一旦走下去,便是你二人的路。”</p>
“从离开憉城时,便只有我二人。”萧明月笑了笑,一双眉眼无惧无畏,“我们说好的,要一起走。”</p>
年婕瑜心间动容。</p>
她便什么都没说,转身走了。</p>
</p>
萧明月陪着陆九莹用过夕食,动身前往天禄阁。</p>
天禄阁为宫内藏书之馆,也是着述之处。当朝贤良文学常聚天禄阁,颂诗朗赋,再谱春秋,还有诸多校书郎将百年来的诗经子集编撰成册,日夜勘写,以便留存传世。</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