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宋唯一处死的文官273(2/2)

看到这一幕,林诚彻底惊了,不知道赵佶这是抽哪门子疯。 </p>

当然,当着所有人的面,他也不会傻到把心里话说出来,只能躬身谢恩。 </p>

赵佶哈哈一笑,朗声开口道:“无妨,爱卿替我大宋扬眉吐气,好好搓了搓那辽国的嚣张气焰,朕很高兴!” </p>

赵佶说完,满朝文武大臣都赞同地点点头,一个个兴奋的手舞足蹈。 </p>

宋朝不像后来的明朝。 </p>

明朝末期的时候,文武大臣有不少都投靠了满清。 </p>

而在北宋时期,哪怕最危急的时候,也没有几个官员想着要投靠辽国。 </p>

甚至在北宋灭亡时,不少官员还殉了国。 </p>

到了南宋,宋朝正式被蒙古所灭时,在崖山一代,更有十万军臣共赴国难的说法。 </p>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赵家皇族虽然对待武将不咋地,老爱干卸磨杀驴的事情! </p>

可对待文臣,那真是没话说。 </p>

要问中华上下五千年,官员最喜欢哪个朝代,那必定是宋朝无疑。 </p>

先说俸禄,宋朝施行高薪养廉政策,文官的俸禄高的离谱。 </p>

就说以清廉闻名的包拯,他一年的工资,就抵得上杭州一整年的赋税。 </p>

这是什么概念? </p>

后世杭州一整年的赋税是三千六百亿。 </p>

一个二品文官,就能拿到这种工资,简直高得离谱。 </p>

就算不用后世换算,杭州一年的赋税少说也有几万贯。 </p>

换句话说,宋朝官员本身的俸禄极高,就算不贪污,不受贿,也能过上最上等的优渥生活。 </p>

其次就是宋朝奉行刑不上大夫的政策。 </p>

官员,尤其是有功名在身的文官,即便犯了法,也不会对其用刑。 </p>

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贬谪去偏远的地方当官! </p>

是的,你没有听错,即便犯了法,也只是贬去当官,而不是贬去坐牢。 </p>

宋朝许多官员,即便犯了贪污,或者结党营私的罪行,多半也只是贬谪,从未有人因此丢掉性命。 </p>

据称,南北两宋,仅有一个有功名的文官被砍头。 </p>

那就是在靖康之难后,在金人扶持下建立伪楚的文官张邦昌。 </p>

张邦昌也知道,金人并没有占领汴京的意愿,劫掠一番后就要退走。 </p>

到时候他这个大逆不道的皇帝肯定要被赵宋皇族不容,所以哪怕被金人逼迫着当了皇帝,也不敢过分,期间一直小心翼翼。 </p>

一直到金人退兵后,他立刻就把皇帝的位置还给了赵家皇子中的赵构。 </p>

也就是后来以莫须有罪名,杀了岳飞的宋高宗赵构。 </p>

哪怕是被金人所逼,但张邦昌终究还是当过皇帝,名义上造了反。 </p>

所以,后来赵构终究还是没放过张邦昌,同样找了个把柄,把张邦昌给处斩了! </p>

以林诚来看,张邦昌是陷入了必死之局面。 </p>

不答应金人的话吧,要被金人杀,答应金人的话,当了伪楚皇帝,日后也要被赵宋皇族清算,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一死! </p>

但是,他要是硬气一点,坚决不答应的话。哪怕金人杀了他,赵构回到汴京以后,多半也会为他著书立传,并且善待他的家人。 </p>

牺牲自已一个,好歹能保全家人。 </p>

可他终究还是不舍得性命,到头来非但没保住性命,反而牵连了家人。 </p>

这就是南北两宋唯一一个被处死的有功名的文官。 </p>

当然,这些都是夸大其词了。 </p>

南北两宋将近三百年时间里,怎么可能就只有张邦昌一人被处死呢。 </p>

只不过,宋朝也的确善待士大夫,轻易不会处死士大夫。 </p>

相关的案例也是少之又少,完全没法和后来的明朝相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