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安南国局势178(1/2)
陈孝存笑着解释道:“钦州的糖价便宜很正常,这里靠近咱们的种植园,糖浆无需经过漫长的路运,节省了路费成本。” </p>
听到这话,一旁的姚二郎笑着插口道:“孝存,以往你最不屑谈商贾之事,现在没想到对这些商贾之事这么了解!” </p>
陈孝存略显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笑着回答:“大师兄,人都是会变得,而且自从我到了安南,经历了许多事儿,再加上大郎在一旁的悉心教导,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 </p>
“经济之道,才是真正的强国富民之道。” </p>
林诚点点头。 </p>
“朝堂上那些个士大夫或许不看重经济之道,甚至认为商贾于国家无益,要打压。但这些年,我朝年年向辽国进贡大量的岁布和岁布,可非但没有越来越弱,反而越来越富有,你们可知道这是为何?” </p>
“这……” </p>
听到林诚的话,两人不约而同的沉默了下来。 </p>
的确,大宋这些年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p>
不谈别的,只说寻常老百姓可支配的银钱,就比开国时多了许多。 </p>
那些个士大夫的生活,就更好了。 </p>
这些事儿,两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是为何! </p>
林诚摇了摇头,目光投向北方,淡淡道:“是贸易!” </p>
“贸易?” </p>
“不错。大宋和辽国和平了近百年,和西夏乃至周边小国偶有冲突战争,但不论怎么打,几个国家和大宋的贸易始终没有断过。” </p>
“大宋掌握了先进生产力,所生产的货物是周边草原国家急需的物资。不说别的,就是那白糖。辽国西夏就生产不了,只能从咱们大宋购买。一来二去,就会产生大量的贸易顺差,各种物资大量流入我国。” </p>
说到这,林诚微微一笑,提了一个问题。 </p>
“二郎,你知道当年辽国和大宋结成澶渊之盟时,各类牛羊肉以及战马的价格是多少吗?” </p>
姚二郎沉吟了一会儿道:“具体的价格不太清楚,不过我小时候曾听村中的老人提起过,五十年前,大宋境内一匹牛,至少是现在的五倍以上。往往集合一整个村子的力量,也买不起一头耕牛。” </p>
“现在呢?” </p>
“现在不说每家都能买得起耕牛,但基本上那些佃户,三五户加一起,也能凑钱买一匹牛犊子养着。” </p>
这就是了…… </p>
因为周边游牧国家生产力低下,急需大宋农耕文明所生产的各类物资。 </p>
所以就没有议价权,议价权一直牢牢掌控在宋朝手中。 </p>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宋朝利用自身的先进生产力,生产的丝绸、瓷器等等物资,换来游民国家的各类生活物资,如,牛羊马。以及大量的银钱回流。 </p>
几十年下来,国内的物资充沛,银钱充沛,不止价格越来越低,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p>
相反的是,周边的游牧国家,因为在贸易之中没有议价权,以及宋朝急需的货物,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p>
或许少量的游民贵族凭借和大宋的贸易的富有了起来,可是大量的百姓的生活,比起五十年前,并没有任何的改善,甚至因为那些贵族的压榨,还要更差了。 </p>
林诚和两人聊着天,一旁卖糖浆的小哥儿忍不住了。 </p>
语气不善的道:“诸位客观,你们买不买我这糖浆,若不买我可就走了……” </p>
林诚闻言淡淡一笑,朝一旁的姚二郎使了个眼色。 </p>
后者会意,顺手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道:“自然是要买,这些钱够把你整个摊子都买下来了吧?” </p>
“够够够!” </p>
卖糖的小哥看到银锭,眼睛都直了! </p>
这一块银锭,约莫有十多两,至少值个二十多贯,别说买他两个担子,就算买十个都绰绰有余了。 </p>
想到这,小哥生怕对方反悔,接过银子后连忙塞进怀中,指了指地上的两担白糖和糖浆说:“这些便随客官处置了。” </p>
说完,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p>
留在原地的姚二郎等人,相视一笑。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