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向老夫人荐举当官65(2/2)
自从汉末乱世,以上三条当官的途径都被那些世家豪门给玩坏了。 无论是举孝廉,还是荐举或者国子监,都牢牢把持在世家豪门手中。 </p>
汉末的几个皇帝,曾经有过亲自下场卖官的劣迹,可仔细想一想,皇帝不卖官也不行啊。 </p>
与其继续让世家豪门壮大,把持着官职分配,汉末的皇帝还不如自已卖官,好歹能充实内库。 </p>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隋朝,创造了科举制度后,才在世家豪门的把持中,真正撬开了一条普通百姓当官的途径。 </p>
但仅仅只是撬开了一丝缝隙罢了! </p>
据不完全统计,宋代以前,通过科举获得当官资格的,在整个朝代里占据的名额不超过两成,剩下八成依然把持在世家手中。 </p>
宋代文风鼎盛,稍稍扩大了缝隙,但也通过科举当官的,也只占据了三成。 </p>
其余七成,依然是走的荐举,前人蒙荫,或者国子监的途径。 </p>
当然,比起前几个朝代,宋朝意识到了科举的重要性,更立下了明文的规定,通过科举的官员,晋升速度要比其他人快三倍! </p>
换句话说,进士授予七品知县,可能四五年就能晋升到六品知府。 </p>
而非进士出身的官员,要花十几年,才有可能从七品晋升到六品。 </p>
但不管怎么说,向老夫人愿意给林诚一个入仕的途径,都大大出乎林诚的意料。 </p>
毕竟他和向老夫人非亲非故,今天也只是第一次见面。 </p>
事出反常即为妖! </p>
林诚果断摇头,“老夫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已经是殿前指挥司的虞候了!” </p>
“什么!?”向莹莹脸色微惊,连忙追问:“你何时成的虞候?” </p>
“昨天刚去枢密院登记造册!” </p>
“糊涂!” </p>
向莹莹气呼呼地瞪了林诚一眼,随后皱眉想了片刻,沉声道:“这样,我明天陪你去枢密院,把你的武职去了。我大宋重文轻武,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儿,你怎么还傻乎乎跑去当什么虞候呀!” </p>
不得不说,向莹莹虽然有点郡主的刁蛮脾气,但人还是挺不错。 </p>
看着对方为自已皱眉苦思,林诚心下微暖,柔声道:“这倒不必了,其实韩相公也曾让我去他门下任职,许诺三五年就能给我一个外放知府的职位,但我这人太懒散,受不了每日处理公务的繁琐,郡主好意心领了!” </p>
说罢,林诚朝着向莹莹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p>
向莹莹看着林诚离去的背影,手伸出去好几次想要喊住他,最终却还是放弃了。 </p>
随后她恼怒的跺了跺脚道:“哼,本郡主还不稀罕你呢!” </p>
回到金明村。 </p>
小院里灯火通明,姚二郎正和账房先生一起,指挥着十多个白糖商行的伙计一起清点海肠粉并装车。 </p>
另一边,村正李三叔正乐呵呵地在一旁看着,不时吆喝着让村里人把海肠粉送来。 </p>
看到林诚进来,李三叔忙迎上来,满脸感慨地道:“林大郎,我得替村里人好好谢谢你!” </p>
说着,便要给林诚行礼。 </p>
林诚忙闪身避过,侧着身子扶起李村正道:“村正千万不可,海肠粉的生意我实在缺人手,这才让村里人帮忙的。” </p>
半个月前,林诚想到了海肠粉提鲜的方法,就交代了白糖商行其中一个管事,特地跑了一趟山东沿海,收购了大量了干海肠过来。 </p>
海肠运过来后,则是交给白糖商行的伙计研磨成粉。 </p>
但收购的干海肠实在太多,足有十万斤,林诚这才分出一部分干海肠给村里人研磨,并付酬金。 </p>
这种作坊式的分工,在大宋实际上已经是屡见不鲜了。 </p>
甚至在江南地区,还有专门纺织染印作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