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纪效新书19(2/2)
最夸张的一场战斗,乃是花街之战,戚家军擒敌杀敌两千余,而自身则仅折损七人。 </p>
也是因为有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将领练就的新兵,祸乱明朝边境几十年的倭寇之乱,在短短几年间被尽数扑灭,且再无倭寇敢来犯境。 </p>
倭寇绝迹后,戚家军被调配到了边境戍边。期间长秃率领兀良哈部铁骑五万犯边,戚继光仅以八千铳骑,击溃兀良哈部,活捉了长秃。 </p>
但好景不长,随着新帝登基,当时戚继光投靠的首辅张居正去世,张居正一系的官员全都受到打压,戚继光也牵扯在其中,最终被贬职,郁郁而终。 </p>
戚继光虽然死了,但他一手创建的戚家军,却仍在延续着属于它的荣耀。 </p>
明万历年间,在戚继光旧将带领下,戚家军打赢了万历年间的朝鲜之役,在各路军队里,率先登上当时的朝鲜国都平壤,驱逐举国来犯的日本。 </p>
那么,戚家军在思想落后,军事器械也落后的古代,为何能创造百战百胜,且伤亡极低的战绩? </p>
其一是军纪。 </p>
纪效新书里有这么一段话:‘凡你们当兵之日,虽刮风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一日三分。这银分毫都是官府征派你地方百姓办纳来的。你在家那个不是耕种的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种田时办纳的苦楚艰难,即当思量今日食银容易,又不用你耕种担作,养了一年,不过望你上阵杀胜。你不肯杀贼保障他,养你何用?就是军法漏网,天也假手于人杀你。’ </p>
以往古代军队,招募士卒,无非忠君,忠将,杀敌领赏,混口饭吃罢了。 </p>
而戚继光,第一次以简单通俗的语言告诉兵卒,当兵是为了保家护民。 </p>
可以说,戚家军从成军开始,就有别于其他的古代军队。 </p>
其二是后勤。 </p>
自古以来,军纪涣散无非是因为无粮无饷,赏罚不明,将不服众。 </p>
吃空饷,古今中外都难避免。 </p>
说到底,无非利益二字。 </p>
若是平时赏罚分明,粮饷充足,将士身先士卒,临战时手下兵卒又怎么会军纪涣散? </p>
当然,一支军队能做到以上两点,只能成为强军,还远达不到想戚家军那样,百战百胜,几无败绩的地步。 </p>
戚家军之所以这么强,还是因为最后一条——武器先进! </p>
戚继光从成军开始,就极其重视军备。 </p>
无论是由苗刀改进的戚家军刀,用以对抗倭寇的倭刀,还是戚家军由始至终都重视火枪火炮,大规模引进装备部队。 </p>
据史料记载,戚家军成军后,整只军队最巅峰时期约有两万余人,装备精良,有火枪队,火炮队,尤其是各类弗朗机炮,神武将军炮,不一而足。 </p>
乃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东亚第一强军,世界前列的军队,并不落后于西方。 </p>
只是可惜的是,明朝后来的发展持续走偏。 </p>
各类火枪火炮的质量大下滑,开始舍本求末去追求传统骑兵,放弃了火器方面的发展。 </p>
闲话不提,且说林诚和姚二郎并没有回金明池的住所,而是转道去了内城小御巷。 </p>
小御巷位于内城御街最北端,其内酒楼、瓦舍、勾栏,多达数百家。 </p>
汴京七十二家酒楼,足有五十多家,都开在这小御巷之内。 </p>
如果说 ,汴京是当世第一繁华之所,那么小御巷又是汴京第一繁华之所。 </p>
抵达小御巷后,林诚下了马车,目光则落在了不远处一座三层多高,气势恢宏的酒楼上。 </p>
楼外的幌旗上写着,樊楼两个大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