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肯定不是李伟(修订)(1/1)
次日,汤和便整理军队,与李伟的人马一起起程回大宰府了。 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有零散的倭人袭扰他们,不过都被轻松消灭。 两天后,大军终于回到了大宰府,镇守在此的江龙立刻带人迎了出来。 “侯爷,大将军!” 江龙分别向诸人拱手见礼,不过却将李伟放在了前面,汤和也没计较。 李伟开口问道:“城中现在怎么样了?” “回禀侯爷,我等谨遵您的命令,并未进城清剿,这几天有部分倭人突围而出,不过也被咱们打死了不少,城中现在应该还剩下一万多倭人兵马。” “嗯。” 李伟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汤和等人,笑道:“现在咱们大军齐至,可以好好收拾这城中这些倭人了!” 众人闻言都是露出轻松的笑容。 城中这些人现在就是瓮中之鳖,是随时可以收割的军功。 众人笑过,胡海迟疑了一下,厚着脸皮请求道:“要不,城中这些人就让我们来解决吧,你们来回奔波也都辛苦了,而且火器在城中作战也不方便。” 盛勇等人闻言,都是眼前一亮,目光期待的注视着李伟。 其实胡海这个请求相当于是想抢现成的军功,盛勇等人与李伟关系算不上好,不会厚着脸皮开这个口,但是心里还是很期望李伟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毕竟这次浮桥之战他们损失惨重,几乎没捞到什么功劳,若是城中这些人让他们来收割,也算没白来一趟。 李伟瞧了瞧众人,轻笑道:“行,那城中这些倭人就有劳诸位了!” 胡海和盛勇等人闻言,顿时惊喜不已。 “多谢江都侯!” “多将李将军……” 众人纷纷开口称谢,心里更是充满感激。 李伟笑着颔首回应。 其实他把这份军功让出来也是有点想补偿这些人的意思,而且胡海说的也不错,城中道路狭窄,不利于火器的发挥,把这事让给他们正好也能减轻自己手下的伤亡。 李伟自己都同意了,汤和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胡海和盛勇等人兴冲冲的点齐人马就涌进了城中,开始清剿这些还未突围出去的倭人。 “大将军请。” 李伟抬手,邀汤和一起跟在胡海等人后面进城。 汤和也不摆架子,抬手示意他一起并肩进城。 两人慢步而行,前方不远处则是处处喊杀之声,胡海等人前面一仗打得憋屈,现在更是抱着一种报仇雪恨的心情,对这些倭人毫不手软,能砍死的绝不留活口。 随着两人走过的地方,街巷都逐渐平静了下来,一些手无寸铁的倭人从门缝里观望,丝毫不敢露头。 半天的时间,胡海等人就将这些倭人清剿干净,城中的厮杀声终于平息下来,大宰府彻底被明军占领! 大宰府是倭国与世界连接的西都,数百年来,大宰府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幕府时代,到现在的南北朝,期间无数次易手,有时归降幕府,有时效忠天皇,有时被九州本地贵族掌控。 但此时,这个西都却的就会接任大将军之职,到时尽揽兵权和功勋,若是此战顺利,回来封个公也不为过。 但是想到李伟那幅吊儿郎当的模样,朱标怎么都不相信他有这种阴谋算计。 “儿臣觉得此事似乎有人在背后操弄,但肯定不是李伟!” 朱标蹙眉道。 朱元璋轻哼一声:“为什么不可能是他?” 朱标别人不提,偏偏提了李伟,这就已经说明他对李伟是有怀疑的了。 朱元璋同样也有些怀疑,而且也跟朱标一样,有些不敢相信这个平时傻乎乎不通人情事故的臭小子能有这份算计。 只是与朱标不同的是,他对谁都保留一份疑心! “父皇,李伟你是了解的,他这个人……嗯,没什么心机,应该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来。” 朱标委婉的说道,其实他觉得用缺心眼来形容李伟或许更合适。 “李伟这小子看起来是傻乎乎的,甚至当着咱的面都敢指桑骂槐,一副不怕死的模样,为人处事也是不经意间就得罪许多人……” 朱元璋说着,不由的想起从前的一幕幕,想当初他处心积虑的坑这小子,这小子配合的积极无比,甚至还自己往坑里跳,直到后来当了驸马,他想拉这小子把都费劲。 不论从哪里看,这就是毫无城府的愣头青。 但是! “但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万一他是装的呢?” 朱元璋长吸了口气,眼睛微微眯起。 “这……不可能吧?就算他能骗得了所有人,也瞒不过父皇你啊!” 朱标惊愕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声。 若是从前,他确实有这个自信,但是现在,他却不禁有些拿不准了,尤其是汤和还另附了一封密奏,怀疑这小子早就知道了林贤通倭的事却瞒而不报! 其实这种事放在其他将领身上也很好理解,无非是为了争功罢了,但是放在李伟身上,却让他不得不对这个一直给官都不想要的臭小子心生猜疑。 疑心一但起了,许多往事此时再回想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像是李伟在被倭寇袭击后还坚持要去扬州,真的只是为了建城吗?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为了以防万一准许这小子拥有数千兵马护卫,甚至差点直接给他封王。 若这小子真是装的,那他就太可怕了,比李善长这些老谋深算的家伙还要可怕无数倍! 几年之间,这小子仅是靠着装疯卖傻,就让他主动把权势地位拱手相送,如今已经到了丝毫不逊于李善长徐达这种开国重臣的地步,这要真是精心算计的,那简直全天下都无人可比!(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