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文官弹劾(1/1)
夺妻之仇,他必须得报。 “大将军,府外有个自称王魏的求见。” 身边小厮弯腰凑近向着正闭眼假寐的朱信说道。 朱信睁开眼,皱着眉想了一瞬,便不耐烦的挥手示意小厮将人带进来。 “大将军。” 王魏一进来便噗通一声跪了下去,声泪俱下,不修边幅,几日不见,年轻轻的小伙子竟老了十岁一般。 “求大将军为我做主,我娘子叫人劫走了。” 王魏哭着将那日的情形描述了一遍,仔细之处,直哽咽的说不出话,听得朱信眉头皱起,神色不耐,偏偏这门亲事还是他介绍的,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听完了。 “大将军,属下这一生爹年都没了,要是刚娶的娘子也没了,属下也不活了啊啊啊” 王魏说完,看朱信只是皱着眉头不作其他反应,心中不由得更是难过,若是大将军不管这事,那他怕是投告无门,这貌美的天仙娘子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朱信方才便听说了此事,这会只觉得王魏聒噪不堪。 “大将军,大将军为属下做主啊!!!” 王魏跪扑过来抱住朱信的腿,眼泪鼻涕一股脑儿抹了上去。 “行了行了,你先回去,这事我定给你个交代。” 小厮上前赶紧拉开王魏,将人推搡着赶了出去。 “大将军,属下有一计。” 王魏一走,方才立在旁边没出声的秦子周弯腰低声说道。 “哦?说来听听。” 朱信瞥他一眼,不复刚才的烦闷模样,略显兴趣。 “大将军不若找文官弹劾镇北将军强抢人妻” “什么馊主意。” 没等秦子周说完,朱信便呵斥了一声,若弹劾唐琣,那他宝贝女儿素素岂不是要受牵连,更何况,素素特地嘱咐莫要伤了唐琣 “将军耐心听我说完” 秦子周并不慌乱,继续说道。 “当今圣上爱美人,若是有人弹劾,必会心中好奇,能让一向不占美色的镇北将军动手抢的美人到底有多美,若是再有机会,圣上见到了这位美人,怕是镇北将军再如何努力,也留不住这美人了,到时候大将军再为镇北将军说几句好话,圣上一向看重大将军,镇北将军可保。” 秦子周一口气说完,默默的观察着朱信脸色。 朱信略一思考,便喜笑颜开,拍手称赞。 “好好好,真乃妙计,你小儿,真不枉我栽培你一场,来人,赏。” 朱信大手一挥,让人端上来一盘银锭子。 “将军” 秦子周看了眼银锭子,身形未动,眼中似有犹豫,该说不说。 “怎么,你小儿还嫌银子少了?” 朱信看他这样子,哈哈大笑。 “子周不敢,只是,子周心不在银钱,只是” 秦子周犹豫间,猛地跪下磕头道。 “只是还望将军收回银钱,能在军中提携子周一二。” “原来如此,你小子,我早就知道你小子肯定不想干这伺候我的活,起来吧,这银子你收下,往后军中我也会提携提携你。” 朱信一把将人拉起来,十分欣赏眼前这个少年。 “谢大将军,谢大将军。” 秦子周心下激动,连声感谢。 他本是军中一无名小卒,因为聪明勤快,才被分配到了大将军身边做近侍,眼看别人一个二个高升,眼红的要死,但今日,终究是叫他逮到了机会,往后这青云路啊,总算是要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打定了主意,朱信立马安排人去将消息散到了朝中那几个惯常喷人的文官耳中。 第二日早朝,便如愿听到了文官对于唐琣的弹劾,言辞可谓十分激烈,听得朱信心头都不由得有了几分心虚。 满朝文武甚是好奇这惑人的狐媚子到底是何种倾国之姿,竟引得不近女色的镇北将军不惜干出如此有伤风化之事。 皇帝坐于朝堂上,看群臣交头接耳,心中也不禁好奇,很想看一看到底是何种倾国姿色。 见目的达成,朱信努力压下隐隐上翘的嘴角,装出一副怒急不成器的样子,着急回去质问。 皇帝也是派了近侍去唐琣府上传口谕,让唐琣明日来早朝。 唐琣现担任京城驻军军营管事,负责每日巡查军营,操练士兵,本不用天天去早朝,听到口谕,略微沉思,但第二日还是强忍着爬起去早朝,所幸内伤已好了大半,参加早朝不成问题。 第二日,唐琣早早起床去了宫门等候,到时,也有不少人已经等在宫门口,只等宫门一开,便鱼贯而入。 见唐琣来了,众人眼色均有古怪,未等唐琣站定,便有人交头接耳,唐琣心中好奇,但也没多问,站直身姿,在曦光中,一身红色朝服,挺立如竹。 直到天色大亮,人都到齐了,才有人挤过来同唐琣说话,来人是从三品的通政使司通政使常青云,与唐琣交好。 见唐琣一脸无知,常青云叹气摇头,一边走,一边凑近唐琣,小声说了昨日朝堂唐琣被弹劾之事。 “当真?” 唐琣吃了一惊,没想到竟会因为此事被弹劾,微微一想便明白过来。 之前吴河就去调查过,要娶四夕之人乃是军中司马王魏,现下怕只是王魏心中有怨,托了人弹劾。 不过这倒不是重点,重要的是,听青云所说,朝堂大家,似乎对四夕关注有些过了,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自古红颜多事扰,更何况四夕的容颜是何种绝色,别人不知,唐琣还不知吗?若是叫圣上知道了,怕是 唐琣心中一惊,皇帝插手,他无论再如何努力,便再也保不住四夕了。 “唐兄这位妾室,当真是千古绝色,叫唐兄如此欲罢不能?” 常青云看唐琣低着头沉思,似有心事,便凑过来打趣道。 唐琣无语的斜了他一眼,继续思索待会该如何措辞,才能大事化小。 饶是宫道漫长,但今日,唐琣却觉得仍走的不够。 “众臣觐见~” 随着太和殿门大开,面皮白净、声音细长的小太监高唱,众人鱼贯而入,在大殿两边一字排开,文臣靠左,武官靠右,齐齐跪拜,三呼万岁,只等皇上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