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问农乙解题132(1/2)

种言也不拖沓,立即开口解释。</p>

“此为水稻,冬麦连种之后,穗头逐年递减之状。首年良种可得六十粒,之后,逐年减少。直至麦粒,米粒便为干瘪之状。”</p>

看着由右侧依次变小的穗子,秦始皇恍然。</p>

“原来这就是种子连种多年的状态!”</p>

谁都知道良种不可连年种植,最多三年,便要从其他地方换种种植。</p>

谁都知道连种种植会减产,也知道换种之法可以改变这种状态。</p>

但是这是众人第一次见到到连种多年之后作物的状态。</p>

秦始皇让嬴高传阅众人。</p>

王绾看过之后,笑着问道:“农家之人是想问为何如此?”</p>

“丞相所言,正是老夫想要问的话语。”</p>

秦始皇眉头舒展,这问题他就能解,可是他不能开口。</p>

“此问朝中有人可解,但需诸位等上几日,朕命此人立即东来。”</p>

种言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等上几日自无不可。”</p>

秦始皇点了点头,看向王绾,“绾卿速书信一封,令东工农学之人东来,为先生解惑。”</p>

种言听闻秦始皇言语之中‘农学’二字,心头一颤,脸上有些动容。</p>

其余诸人皆都有些惊异神色。</p>

“陛下所言农学,真是要为农家单开一脉学问?”</p>

农家之人,遍布天下,所有能够提高作物产量的方法,都在是通过黔首间口耳相传,渐渐流传。</p>

大秦虽然有农人从政,所行之法也不过是这些东西,有时因地区差异,气候变化,往往推行一两年之后,效果不好便被弃之不用。</p>

告万民书中有言,他要给百家学问一次传播四极的机会。</p>

种言觉得这句话太大,很难做到。</p>

将农家所授传播大秦已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p>

年前所授农具,法子甚好,他仍听到了许多地方弃之不用的言语。</p>

秦始皇嘴角微翘,“朕亲口允诺天下,农事为举国之重。</p>

农学不只是一脉学问,朕想让其成为大秦根基。只是缺少善于此道之人,若先生愿入农学为钻研之事,朕求之不得!”</p>

种言老脸皱在了一起,看了看座位上摊开的包裹。</p>

那眼神之中的意思在明白不过了。</p>

陛下,您先解了老夫的题再言拉拢之语吧!</p>

王绾种言脸上纠结神情,立即开口岔开话题。</p>

“诸位也知先前报纸所言,其中农事,有水稻育秧之法,如今已有成效。”</p>

秦始皇立即想到了那稻穗,让嬴高去取。</p>

这可是收拢这些人的利器,该炫耀的时候就得炫耀。</p>

众人明显有了些期待。</p>

他们自然是知晓水稻育秧这件事的,但是具体方法,只凭几个字,是无从推测。</p>

“丞相所言,似乎此法颇有优势!”</p>

王绾点头笑道,“诸位一观便知。”</p>

嬴高很快回转,将那稻穗呈给众人观看。</p>

这是一个木框,外面用平整透明的玻璃罩住,稻穗呈弯曲壮,下面还有几个叶脉衬托,如同还在在田间生子一般。</p>

种言知道这镜面就是传言中玻璃,却并没有细问。</p>

只是盯着那饱满的稻穗,脸上终于有了欣喜神色。</p>

秦始皇立即开口,“此稻谷为暖室之中种植,过了一冬。</p>

时间仓促,本以为会碍于天时,收成不好,未曾想得此八十一粒稻穗。”</p>

种言手掌微微颤动,将这珍贵的稻谷郑重递给一旁的弟子观看。</p>

“老夫有些失态,陛下勿怪。”</p>

秦始皇见起了效果,便摆了摆手,“先生远来艰辛,先行歇息一日,改天朕设宴,请诸位品尝美食。”</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