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老祖降妖记(265)(1/2)

在遥远的天庭外,有一位道德高深、智慧无量的菩提老祖。他白须飘扬,身着华丽的道袍,面容慈祥却透出一股威严,法力无边,常常显现于人间,助人渡厄。传闻每当他降临,总能化解人间的疾苦与纷争,斩妖除魔,拯救那些无辜受害的百姓。</p>

一日,菩提老祖游历至一处山脚下的小村庄。此村名为青云村,乃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地方。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虽然清贫,却也携手共度。然而,最近村中却传出怪事,夜晚经常有妖怪出没,偷袭田间的牛羊,甚至有几位村民未归,杳无音信。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恐慌,大家聚在一起,议论纷纷。</p>

菩提老祖踏步来至村口,看到一群面带忧愁的村民,老祖微微一笑,声音如春风般和煦:“尔等为何如此忧心忡忡?可否诉我一番?”</p>

村中一位中年男子站出,面色凝重:“老祖,村里妖孽作祟,屡屡劫掠我们的牲畜,更有数人失踪。村民们心慌意乱,不知所措,求老祖施以援助。”</p>

菩提老祖听后,目光闪烁,暗自思量,妖孽出没于人间,必有其因,必能将其除去。他微微摇头,将手中的拂尘轻轻一甩,顿时周遭的风声变得宁静,众人纷纷安静下来。他端坐在石头上,闭目念诵,只见那拂尘轻轻摆动,周围显现出一幅幅灵异的画面。</p>

“在这妖族之中,必有一妖精作恶。”菩提老祖开口道,“吾需查探其源。”</p>

不久后,菩提老祖带上数名志愿者,朝妖气弥漫之处而去。途经一片树林,树木 barren且阴森,似乎在诉说着满满的伤痛。突然,前方传来一阵 eerie 的笑声,菩提老祖神色一紧,便向前探去。只见树梢间,竟有一只浑身漆黑如墨的妖精,正趁机在一只惊慌的羊身上动手。</p>

妖精的形态似是人形,却满脸狞笑,眼中闪烁着恶毒的光芒。菩提老祖见状,心中一震,心道:“此乃黑山怪,于我大罗天界中早已被列入妖魔名册,岂能让尔猖狂!”他拔出一根如龙似水的紫金毫,不再缓怠,运起八卦阵法,直奔妖精而去。</p>

“妖孽,尔何敢掳掠无辜,休得猖狂!”菩提老祖的声音如雷,震得山林响应。他口中念咒,手中法器祭起,祭起一股蓝色的神光直罩而去,妖精见状,面色一变,立刻化作一股黑烟,向后逃去。</p>

“想逃?”老祖厉声道,手中的紫金毫如电,飞向黑烟,一道光芒划过天际,猛然将黑烟击散。接着,老祖开始运用道法,周围天地之气仿佛在他控制之中,迅速汇聚成一个力道十足的旋风,将妖怪的身影困住。</p>

“铠甲风雷,岂容汝逃!”菩提老祖暴喝一声,法力全开,风雷相随,紫金毫变作更为巨大的金色剑光,直扎向黑山怪。妖精恐惧至极,来不及反应,牙齿咬碎口中的灵珠,想要拼命一搏。就在他瞬间爆发之际,菩提老祖的思维如电般迅捷,便已看透其变化。</p>

“雷霆法印,封汝之身!”老祖迅速念动咒语,掌心一推,旋风变为一道气场,狠狠地将黑山怪彻底镇压。妖精无处可逃,顿时发出凄惨的哀鸣,面目扭曲。</p>

“可叹之徒,虽狡猾却无知!”菩提老祖收回法力,那半透明的气场渐渐消散,将妖精困住的魔力随之封印进了紫金毫内部。菩提老祖挥手一指,黑山怪发出痛苦的嚎叫,渐渐化为灰烬。</p>

随后,他将紫金毫收回怀中,面色微显温和,再次返回青云村。</p>

村民们见菩提老祖杀妖除邪,心中尘埃落定,纷纷跑出村子,欢呼雀跃,围上前来。他们用力握住菩提老祖的手,目中的感激与崇敬犹如潮涌而来。</p>

“老祖,是你救了我们,感谢你!”</p>

“老祖,你真是我们的恩人!”</p>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细雨般的语调里透出亲切:“尔等不必言谢,行善施德,乃为人所应尽之责。人间疾苦,看在眼中,吾当竭尽所能相助。我但愿尔等珍惜人间安宁的来之不易之日。”</p>

在他言语间,一股柔和的气场蔓延开来,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老祖又说道:“可见尔等生活不易,待我为尔等传授一番天道之理,教尔等安身立命。”</p>

众村民均以求而盼,纷纷齐声请求,菩提老祖于是引导他们坐下,传授道理:“为人,心中修德,行动先行。待人宽厚,如春雨滋润万物;待己克己,收敛欲念,如秋风扫落叶。从善如登,遇险即避,谓之无惧。”</p>

众人听后,心中顿感如沐春风,纷纷盘膝而坐,开始默念老祖所授之言。菩提老祖见状,心中满意,决定为大众祭出一场法会。</p>

他摇动拂尘,手中发出一道亮光,待众人心灵静谧之时,呼唤四位天将降临。四位大将,各个身形魁梧,有的如虎,有的如豹,气势如虹。他们手持法器,阐述天神之旨,镇压邪魅,保佑百姓安宁。</p>

“山神水鬼纷争逼人,触犯天规,卿等之间和解是为要务。”</p>

</p>

菩提老祖口中默念咒语,随着众神的低吟,四周逐渐明亮,一道金光洒落,瞬间凝聚为四个符印,随即被四位天将彼此难以忘怀的合力一祭,禁锢在一起,咆哮声起,四方妖邪隐而入,至此平息一切争斗。</p>

村民们齐心协力,心中无惧,感激涕零,齐声高呼,深感老祖所行之大德。菩提老祖见众人心诚,叹道:“虽说妖魔由欲生,然人之心多善,乃可化之枯木为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