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殿上发难(1/1)
年节过后的第一次朝会,太和殿上的群臣皆是脸色凝重,即便是互相交头接耳也没有往日的随性,殿上的气氛显得十分低沉。 在年后,谢东阳便是召集了九卿衙门的各部官员去谢府,至于聊了什么,众人皆是心知肚明,还是关于九皇子私通西北叛党的事情。 谢东阳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很明确,哪怕是李明乾再三搁置此事,甚至因为这件事贬谪了不少言官御史,但谢东阳却没有在此事上有一点的退步,似乎摆明了要和李明乾刚到底。 但五位内阁大臣之中,却只有陈嵩一人去了谢府,苏文璋三人却是根本没有露脸。 当朝的内阁一直以来都是铁板一块,以谢东阳为首的五位内阁大臣,不止一次的用内阁的权柄来驳斥天子的旨意。 可以说比起前朝之时,现在的内阁所掌控的权柄已经可以与皇权相抗衡。 对此,朝堂上百官自然是乐见其成,毕竟在这些官员看来,内阁所做之事皆是为了江山社稷。 只是眼下的情况却不一样了,这五位内阁大臣似乎分崩离析了 且不说张居正,苏文璋和史迁可是和谢东阳同样的两朝老臣,而且各自都掌控了户部和兵部几十年。 虽然这两人看似矮了谢东阳一头,但实际上的权力却是丝毫不弱于谢东阳,毕竟哪怕是谢东阳也不可能将手插进户部和兵部。 在百官看来,九皇子这件事可大可小,关键就是看陛下和内阁谁先服软。 很明显,李明乾对此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眼下内阁内部却是成了两个派系,这不禁让众人都纷纷揣测。 甚至有传言,说是陛下意欲更换内阁首辅,苏文璋和史迁便是选择了和陛下站在一边。 如果当真如这传言一般,内阁要变天了,那这朝堂也绝对会变天,如今倒是搞得有些人人自危了。 尤其是有不少官员知道,大年三十那天陛下让谢东阳、苏文璋还有张居正伴驾出宫的事情。 对于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自然是无人知晓,那个职守八方楼的司法参军在事后也被张居正调离了临安。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一日谢东阳绝对受到了刺激,过后谢东阳突然开始动用自己手中的权柄, 此番谢东阳带着三分之一的大臣要在朝会上与李明乾旧事重提,众人皆是明白,一旦谢东阳和陛下撕破脸皮,那这件事就绝不可能善终。 谢东阳和陈嵩站在右侧队列的前排,而苏文璋等人却是故意站到了左侧。 大唐讲究右尊左卑,苏文璋几人的举动无疑是在和谢东阳对着干,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可以说是这一朝以来第一次出现。 陈嵩虽然被李明乾免了工部右侍郎的官职,但好歹还有弘义阁大学士的名头,眼下还是拥有内阁大臣的权柄。 在陈嵩看来,自己若是想要在朝堂上重新站稳根基,那就必须赌一次,哪怕明知一旦赌输了,那自己这个大学士的名头也保不住至于是不是因为要报复李兆,便是只有陈嵩自己心里才清楚。 谢东阳手中握着一本折子,目不斜视的望着台上的龙椅。 陈嵩凑上前小声道:“阁老,这件事咱们是站着大唐律法和祖制,陛下若是执意要保下九殿下,那便是违背律法祖制,如果陛下想要保住名声,便绝不会再偏袒九殿下,不过此事还要看阁老是否愿意和陛下争到底” 谢东阳沉闷的点点头,并未说什么,只是捏着折子的手更加用力。 张居正将双手抄在袖子里,微微弯着腰,明明还正值壮年之时,看起来却像是一个老头子。 “苏大人,此番谢阁老召集了一帮朝臣要与陛下发难,不知道苏大人到底站在哪一边?” 苏文璋闭着眼睛,片刻后才微微开口道。 “老夫行事,只是为了大唐,无关任何人情是非,若是老九这次当真平定了西北,那老夫的所作所为哪怕是违反律法祖制,那老夫也甘愿受罚。” 其实苏文璋并非是要和谢东阳对着干,在苏文璋眼中,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派系,他效忠李明乾,同时他更加效忠的却是大唐的江山社稷。 苏文璋继续道:“不管这件事如何,今日朝会必然不会草草结束,张大人还是想想怎么善后吧,要是陛下当真动怒要杀掉谢东阳身后那些官员,这件事便是闹大了。” 张居正淡然的笑了笑,并未回答苏文璋的话,接着便看向身旁的史迁。 比起苏文璋此时略显严肃的神情,史迁就显得有些过于随意,老神在在的哼着什么小曲,似乎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关他的事。 对于史迁这个兵部尚书,张居正向来不认为史迁是个忠厚老实的人,毕竟六部尚书皆是换了不止一个人,也只有他这个兵部尚书自这一朝开始,便一直是史迁在出任。 虽然李兆并未给张居正提及史迁的事情,但张居正亦是能看出,其实内阁中最忠于陛下的人,就是这个文华殿大学士。 史迁能站在谢东阳的对立面,并不是因为支持九殿下所行之事。 史迁见张居正看向自己,便是不咸不淡的微笑着点点头。 队伍的最前列,几位皇子依次站着,排在为首的依然还是太子李辰。 虽然眼下李辰看似被李明乾冷落,但说到底他顶着太子的名头,只要李明乾一天没有拿掉他的太子之位,那他就依然还是大唐的储君。 李源朝李辰挑挑眉,玩味的笑道:“太子殿下怎么看此事啊,今日谢阁老怕是要和父皇争个输赢。” 李辰微微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谢东阳,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其实他一开始想过是否要和谢东阳一同进谏,毕竟眼下他在朝堂上的门生故吏已经不足两成,若是能通过此事得到谢东阳的支持,那他便可以重新掌控朝堂的权力。 但再三考虑之后李辰还是选择按兵不动,眼下他已经没有再失误的机会,与其去笼络谢东阳,还不如安分守己的谋划自己的事情。 李辰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李源:“三弟,为兄倒是好奇,你到底是支持谢阁老,还是赞成父皇的旨意?” 李源翻了个白眼,对于李辰提出这种送命题,李源直接选择了听不见,冷哼一声便是把头转到一边。 处于私下的感情和利益牵扯,李源自然是会选择帮衬李兆,毕竟如今私盐的生意已经越做越大,李源只需要付出极少的成本便可以获取巨额的利润,要是李兆当真出事了,那自己岂不是要损失一个大额的钱袋子。 但李源也不敢摆在明面上支持李兆,只是让朝堂上属于他的官员皆是保持中立,这便是他能为这个弟弟唯一能做的事情了,虽不能雪中送炭,但至少还是不会落井下石。 反观李禹,却是闭着眼睛,看似在养神,丝毫不为朝堂上的气氛所影响。 但实际上李禹心中已经被搞得郁闷不堪,且不说西凉南征之事,让他根本无法在暗中调动北部边军的四部骁骑卫。 原本杜如晦所说的通过崔家谋划西北一事,到现在为止居然没有任何动静,而自己麾下的红花会也和西北失去了联系,这样一来李禹对于西北的事情便是完全失去了掌控。 不仅是西北,还有李禹麾下的出海贸易,李禹的资金来源本来就稀缺,不然也不会花大代价去和燕王争夺舟山的出海口。 但在几个月前,自己在舟山囤积的物资和半数的银两全部出海,却是在海上遭遇了东瀛倭寇,他手下的商队被全灭,价值数千万两的物资和银两全部都被洗劫一空。 这直接就断掉了李禹的后勤供应,一时间差点穷得要变卖手上得资产。 李禹本想追查此事,看能否追回一部分物资和银两,但负责海上贸易的聚宝商行则是表示爱莫能助,不管李禹如何说破大天,聚宝商行的周彦平都不为所动。 而原本舟山出海口的市舶司提举是李禹手下的人,在几个月前也被吏部查出贪腐,直接被发配去了西南充军。 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李禹发现,自己似乎完全失去了对出海贸易的掌控。 这些事情看似都是巧合,但李禹却觉得有一个人在背后暗中操纵这一切,只是他如何也猜不出是谁在背后坑自己。 李禹睁开眼睛瞥了一眼李源,只见李源正在抠着鼻孔,还露出一副很酸爽的表情。 李禹微微摇头,暗道,不会是这个家伙这家伙还没这么大的本事 李禹冥冥之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很难将这些事情都归咎到这个人身上,但李禹总觉得这些事情和李兆脱不开关系难道真的是老九 高忠贤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上,扯着鸡公嗓子便喊道。 “陛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