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招商大会(1/1)
宁伯侯府。 长孙严儒脸色铁青,屋子里满地的瓷器碎片,周围的下人一个个皆是害怕得浑身颤抖。 李苏荷在两个侍女的扶持下走进屋子。 见此情况,脸上依然是带着一抹柔和的笑意。 “舅舅,气坏了自己的身子可不值得。” 长孙严儒举起桌上的钧窑瓷瓶就重重的摔到地上。 “你那个三哥,平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没想到居然敢针对老夫!” 就在一天前,大辽驻临安城的三家商行都将和长孙家的私盐契约单方面撕毁,而这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生意,长孙严儒也不可能去临安府告状,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而究其原因则是他们找到了更好的合作商,长孙严儒在几番查证之后发现,这个挖自己墙角的人,正是李源 自己和这个侄儿之间从来没有嫌隙,长孙严儒怎么也不想通李源为什么会突然针对长孙家。 关键是,这家伙从哪儿搞来的盐,而且还是足足五百万斤,直接将大辽的三家商行都给包圆了,这是完全没有给自己留一点残羹剩饭啊。 李苏荷也是知道了这件事,不然她也不会亲自登门来见长孙严儒。 李苏荷不解道:“舅舅,我们和大辽的私盐生意可是做了七八年了,怎么对方突然就毁约了?” 长孙严儒黑着脸道:“不知道李源从哪里搞来的私盐,这盐的纯度简直比官盐还要高,而且价格和我们的一样,大辽那边自然是选择更好的。” “怎么可能?我们的私盐都是从两淮盐场出来的,这可都是和官盐一样的品质。” 李苏荷在来宁伯侯府前,也是去了一趟亭花院,毕竟她私底下和老三还是有一层特殊的关系,而且两人之间也有一些合作。 只是不管她怎么问,老三都没有将私盐的事情全部告知,很明显是在刻意隐瞒。 这让李苏荷也猜不出李源是从哪里搞来的私盐 但冥冥之中李苏荷有一种感觉,这件事情似乎和李兆有关系,但是却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 李苏荷缓缓坐下,手里摆弄着一件精致的香囊。 “舅舅,老三针对您,应该是因为您和长孙皇后的关系,毕竟您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 长孙严儒叹了口气,其实他哪里猜不出这一层关系,毕竟太子和老三之间的争斗,在朝堂上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只是心中气不过李源如此和自己作对。 李苏荷突然抬起头,眼神飘忽的看向长孙严儒。 “舅舅,您可以去找父皇啊,找父皇告发老三走私私盐,而且还是走私敌国,这可是重罪啊!” 看着李苏荷的脸上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长孙严儒心中暗道,这女人果然是个疯子 告发老三?那不是同样也在拉自己下水吗? 到时候陛下要是铁了心要严查此事,那长孙家这些年来做的事情,就足够自己砍十次脑袋了。 短暂的发泄过后,长孙严儒恢复冷静,当即朝身边的管家说道:“将原本要供应大辽的私盐,向金夏和吐蕃专卖,老子还不信没人买!” 管家恭敬的回道:“侯爷放心,我已经提前知会内帑织造的人去联系金夏和吐蕃的商行,今天应该就有答复。” 长孙严儒满意的点点头,端起茶杯便喝了一口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从门外冲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就开口道。 “侯爷不好了金夏和吐蕃也不买咱们的盐,说是说是” 长孙严儒一口茶水喷出来,脸色凝重的骂道:“说什么?他们为什么也不买了!” 小厮惊慌失措的低着头:“说是已经有人将盐卖给他们了,足足五百万斤,而且后续还能长期供应,他们的盐和三皇子那边的一摸一样” 长孙严儒脸颊抽搐,整个人就像是上了弹簧的小黄鸭,脸上的横肉在肉眼可见的震动 “他妈的!李源这混蛋是不给老夫留活路吗!” 一摸一样的盐,一摸一样的五百万斤长孙严儒毫不怀疑的就将矛头对向李源。 他哪里会想得到,这背后之人其实是他看不上的老九 李苏荷忍不住说道:“舅舅,你说这件事会不会是李兆做的?毕竟您断了内务府的供应,他便故意想办法刁难您。” 长孙严儒直接选择了忽视李苏荷这句话李兆?那个废物能有这么大的本事?你是把老夫当傻子吗? 这李苏荷也不知道怎么被李兆得罪了,像条疯狗一样,就知道逮着李兆咬 “苏荷,你还是想想办法吧,这些私盐应该怎么处理” 李苏荷看了一眼身旁的丫鬟,其中一人便从胸口掏出一叠契约。 “这些是和七家海商签订的私盐契约,一共是四百万斤。” 丫鬟将契约留下,便扶着李苏荷起身,直接朝着门外走去。 “宁伯侯爷,这些年您的好日子也是过得太顺了可别忘了,这临安城可不是养老的地方我不管您能卖多少出去,我的那份钱,一分也不能少。” 长孙严儒将桌上的契约拿起来,脸上浮现狰狞的神情,恨不得将李苏荷抓回来肆意的蹂躏 虽然被李苏荷毫不留情的出言训斥,但长孙严儒明白,这个女人确实有本事,原本内帑织造的走私路线有一半都是出自李苏荷之手。 如果李苏荷只是个养尊处优的公主,那他早就对其不客气了 管家走到身旁小声道:“侯爷,四百万斤卖出去,咱们手上还压着七百多万斤” 长孙严儒正在气头上,当即转身就是一巴掌,就这管家的脸颊抽得像是烤红薯一样。 “难道没有李苏荷,本侯爷就没有办法吗?” “压低价格,分散卖给民间的商行!” 晴文馆。 相较于宁伯侯府的低气压,这里依然是热闹非凡。 继上一次慈善拍卖会过后,这一次晴文馆外面再次出现人潮涌动的场景。 临安城里能叫得上名号的商行皆是纷纷露面。 这一次都不需要李兆下请帖,这些商贾都是听到消息后便主动前来参加。 和上一次一样,晴文馆外还是拉着一条横幅,只是上面的内容变了。 内务府招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