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个人三等功(1/1)

好书推荐:

三天后,后勤部运输车队。 报告—— 进来—— 今儿,杨朝升被人通知到车队会议室开会。 等他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嚯—— 车队会议室内,密密麻麻,坐满了上百号人。 一见着杨朝升。 会议室里,便有人发出了窃窃私语声。 “杨朝升同志,快快快,大家都在等你这个主角。” 车队政委陈光明,把杨朝升招到了他身边坐下。 今儿,我是主角? 杨朝升眼珠子一转,大概知道是个啥事儿了。 “好了,同志们静一静。 就让我来讲两句开场白。” 说话的,是一位后勤部的大领导。 榔头镰刀的会多,那可不是浪得虚名。 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榔头镰刀碰到个大事小情,动不动就得开个会,来集思广益。 杨朝升隔三差五,就能在各种会议上见到这位大领导。 哎—— “同志们啊!咱们后勤部运输车队,真可谓藏龙卧虎。 咱们有一位同志,在出任务时,一次就打下了联盟方四架喷气式战斗机。” 大领导的话,无疑是放了一个大卫星。 在才安静下来的会议室里,好些个同志又开始讲起了小话。 “有知道的吗?是谁特么这么牛掰?” “听说是孙猴子他们班的一个神人。” “好像叫杨什么升。” 这些同志听到的消息,五花八门,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还有听了半耳朵没个准信的。 安静—— 大领导打出双手下压的手势,示意大家要注意会场纪律。 会议室里,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你们不用猜来猜去了。 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刚才最后进入会议室的那个同志。 他的名字叫杨朝升。” 此刻,大领导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小板儿爷。 “来,杨朝升同志站起来,让大家为你呱唧呱唧。” 说到这儿,大领导率先鼓起了掌。 啪啪啪—— 会议室里,因杨朝升而起的掌声,一时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杨朝升同志,到主席台上来杨朝升同志,到主席台上来” 大领导的机要秘书,对着一支破麦克风在狂吼。 以小板儿爷的听力,他想不听见都难。 杨朝升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款款走上了会议室的主席台。 等他登上主席台的时候,会议室里的掌声,便戛然而止。 杨朝升站到了后勤部大领导面前。 “杨朝升同志,经部落最高军事首长批准,后勤部通过,对你个人击落四架联盟喷气式战斗机的骄人战绩,现做出嘉奖。 特为你记一次个人三等功。 并向全部落,全后勤部门,通报你的个人事迹。” 接着,后勤部的大领导把个人三等功的证书,以及一些相关材料,递到了杨朝升手里头。 在给杨朝升佩戴个人三等功的荣誉奖章之时。 后勤部大领导低声说:“杨朝升同志,你这次的功劳很大,你的问题也不小。 给你两天时间,写一份检查出来,交到你们陈光明政委那儿。 你有没有问题?” “没有。” ------------------------------------- 这年头,战斗英雄的光环可不是盖的。 荣誉带给了杨朝升实实在在的好处。 走到哪儿,他都能感受到来自身边一众人,那崇敬的目光。 运输队的领导,还给他特批了半个月的假期。 杨朝升没有食言,期间,去部队医院找过小窦医生两回。 他们俩将丹顶鹤城的特色小吃,什么牡蛎面条鱼,什么粘糕饽饽,什么田家熏鸡,什么丹顶鹤城焖子吃了个遍。 众生芸芸,净是饮食男女。 杨朝升跟窦桦的关系,也在这一来二去的相处中,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 杨朝升有婚约在身,不可能去戳破这层窗户纸。 小窦医生也羞涩地始终没有吐露心声。 就在杨朝升结束假期,回到车队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噩耗。 班长侯亮在出任务的途中,遭遇了联盟方敌机的空袭,因而壮烈牺牲。 这些个天杀的米国佬。 都说只有刀子割到了肉上,才知道疼。 每当有身边熟悉的战友牺牲时,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 杨朝升—— 到—— 政委陈光明,今儿特意找上了杨朝升。 “侯亮同志牺牲的事儿,你知道了吧?” 嗯—— 运输班班长侯亮的牺牲,杨朝升如果说不难过,那肯定是假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杨朝升不想多聊这件惨事儿。 陈光明政委却不得说,他今儿是带着任务来的。 “杨朝升同志,经过咱们几位领导的合计,决定认命你为新的运输班班长。 你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现在提出来。” “我没有什么困难,现而今,只想尽快投入到工作中。” 杨朝升算是接了侯亮同志的班,也将继承他的遗志。 好—— “现在,我这儿就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 陈光明政委给了杨朝升一个,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部落有一个军的部队,坚守在三八线以南的甘泉岭一带。 这个甘泉岭,名字里有“甘泉”两个字。 实际上,是一个水源极其匮乏的地方。 就连战士们正常的饮用水,都不能就地得到保证。 联盟的敌人也十分清楚这个情况。 他们每天都用飞机大炮,对甘泉岭的后勤线实施严密封锁。 甘泉岭一带的后勤运输线,不知道被敌人的炮弹蹂躏了多少遍,一条能走运输车辆的道路都没有。 有近三十里地的距离,需要人肩挑手扛,才能把补给送到阵地上去。 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也只能勉强保证部队的弹药粮食不断顿。 现而今,杨朝升接到的任务,是将从后方调来的一批军用水壶,送到前线的一个补给点。 然后,灌满饮用水送上甘泉岭阵地。 这个任务对别的人来说,也许非常之难。 但对有一个随身小世界的杨朝升来说,简直不是个事儿 今儿的天,阴沉沉的,狂风卷着漫天的雪花。 鞋子踩在约摸一尺来厚的积雪上,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 这让杨朝升不得不请教陈光明政委一个问题。 “陈政委,咱们坚守在甘泉岭的同志,为嘛不融雪取水,用来饮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