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徐慧真(1/1)

好书推荐:

大姑娘放下了酒挑子。 仰头看着眼巴前的男人。 “你就是杨朝升? 那认识一下,我叫徐慧真。 是雪茹绸缎庄的陈掌柜,找人通知俺往南锣鼓巷76号院送两坛子酒。” 徐慧真来到南锣鼓巷,就一路打听起了杨朝升。 没想到,听到这个名字,大伙儿都说不认识。 还好,她在76号院门口,碰到了刚下班的陆红安。 “是慧真丫头来了。” 还没等杨朝升说话,陈老头领着那几个修缮房屋的工匠,从屋子里头出来。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 能把买卖做老成的人,心思都细腻,想的都周到。 在杨朝升去菜市口买肉的档儿。 陈老头前后脚,去了趟南锣鼓巷的邮政所。 一通电话打到了雪茹绸缎庄。 他叫自个儿闺女,去正阳门下小酒馆,让贺掌柜差人送两坛子牛栏山,到杨朝升的“二分半厅”。 这本该是贺永强的差事。 赶巧,今儿是牛栏山酒厂给小酒馆送酒的日子。 跟着一块儿来的,还有贺永强未过门的婆娘徐慧真。 徐慧真是个出了名的勤快人。 她瞅着自个儿未婚夫,扭扭捏捏,不情不愿的样儿。 就主动揽下了这送酒的活计。 当然了,徐慧真此行还有一个目的。 她要来见一见杨朝升。 见见这个,在自个儿闺蜜陈雪茹嘴里,被夸成了“一支花”的男人。 这下子,徐慧真终于见到了真人。 倒是没有让她感到失望。 杨朝升长相奇伟,是老辈人常说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那一类人。 这个男人说话,带着阳刚味道的男中音,很有磁性,听起来很舒服。 徐慧真暗道,果然,陈雪茹这个外貌协会的成员。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她跟陈雪茹打小认识,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塑料姐妹花。 徐慧真自然知道陈雪茹丢了身子。 她这人比较传统。 对于这种婚前的超友谊行为,在观念上,她是绝对的抵触。 徐慧真剜了他一眼。 便转头,笑盈盈地跟陈老头打起了招呼。 “陈伯伯,好久不见您嘞! 瞧您老这红光满面的,就知道,日子肯定过得滋润。” “慧真,拿你陈伯伯打趣是不? 你这丫头,好一张巧嘴唇。 怕是,这树上的小鸟都能被你骗下来。” 陈老头此刻也一脸的笑容,跟徐慧真逗哈哈儿。 “陈伯伯,我哪敢跟您逗闷子。 这不,您一声令下,我就给您送酒来了。” 陈老头瞅了一眼,徐慧真脚边的两个酒坛子。 这是两个三十斤装的酒坛子,连坛子带酒,得有小七十斤。 一个姑娘家家的,从前门挑到南鼓楼巷来,可不轻松。 陈老头的脸上,骤然露出了一丝不悦。 “永强呢? 他一个大男人躲懒。 让你这个没过门的媳妇,替他来送酒。” 瞧出了陈老头的不快。 徐慧真赶紧解释:“陈伯伯,没事的,我来送酒是一样的。 永强,他昨儿晚上着了凉,人不舒服。”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外人面前,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必须给自个儿家爷们留脸面。 其实,她此时还不够聪明。 在俩人的接触中,贺永强懒惰跟自以为是的性子,是已然暴露无遗。 或许,社会环境造成的局限性。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她这个未经世事的大姑娘,稀里糊涂的许给了贺掌柜的继子贺永强。 徐慧真是一个认老理儿的人。 她认为既然已经跟贺永强定了亲,她就是贺家人,她选择了迁就。 “这酒啊,它是个好东西。 能壮怂人的胆,能念薄了的情。 眼巴前这两坛子酒,老贺他得掺不少的水吧!” 别人或许不知道。 作为几十年交情的街里街坊,陈老头却是知道,贺家小酒馆的经营一直都不温不火,其主要的进项,就是往这酒里头掺水。 这掺水的酒,贺掌柜也不是谁都卖。 他得看人下菜碟。 这不,有一位爷,对陈老头逗的这闷子,表示出了不满。 “不能够啊! 我这个小酒馆里的常客,咋就没能尝出这酒里头掺了水了。” 说话的人,是那匠头。 他的气场很足,一看就是个厉害人。 这样的人,贺掌柜自然是不敢卖给他假酒的。 “玩笑,玩笑。 那爷,您瞧这酒坛子上的泥封还在,保准没掺过水。” 陈老头打着哈哈,也不作解释。 一旁的徐慧真却不乐意了。 “陈伯伯,您这玩笑开大了。 我今儿,往这送的是今年新酿的头一茬牛栏山。 这酒的火性子还在,您老可别贪杯,小心辣了喉咙辣肠子。” 嘿,这个死妮子,说话夹枪带棒的。 眼巴前的徐慧真,还带着些许少女的刁蛮劲。 她得,在经过被贺永强抛弃后,才会脱胎换骨,得以成长。 变成后来无比理性的一个人。 她善良、明理、识大体、顾大局、眼里有活儿、心里有谱儿、手里有准儿。 杨朝升瞟了眼,站在自个儿身后的蔡全无。 可惜了,这样优秀的一个女人,被一个渣男拔得了头筹。 喜爱者称为宜室宜家,不爱者弃之逐水飘零。 各花入各眼,是非只在人心。 杨朝升完全没有横插一杠子的意思。 他去房间里头,拿上了那一袋驴肉火烧。 “师兄,看见老陆没有?” “小师弟,你这问的是咱们院的一大爷?” “对,就是他。” “你就是老贾常常提到的杨师弟吧! 咱这一家子打中院过身的时候,看到一大爷他刚进了家门。” 贾成章领着一家子,正好过来吃席。 好巧不巧的,就跟想要找陆红安道歉的杨朝升,在月洞门口撞了个正着。 赶在贾成章前头搭话的,是他婆娘钱大姐。 杨朝升能够听出,钱大姐带着点儿巴蜀口音。 她三十来岁的年龄,穿着一身灰色的女式列宁装,一看就像个女干部。 钱大姐在四九城第二棉纺织厂上班。 这是个大厂,厂里头有上千名纺织女工。 钱大姐是厂里头的妇女主任,这属于棉纺织厂里的主要领导。 这辈子,杨朝升貌似很有孩子缘。 此时,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在甜甜的对着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