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先机、杀机、危机(1/1)
南胥沉默着,思维在往事里打转。 他对南绍儒这个叔辈的印象并不深,只知他醉心山水,爱游历各地,什么奇门异数,阴阳玄学都知道些。这位叔父要是身在魏晋,会活得更肆意,只可惜他生长在大祁,生长在追名逐利的南家,这些爱好在南家看来,不学无术罢了。 南胥的回忆被南叙之不悦的语气打断。 “是我没有想到,她们竟然暗中和姓童的联系,利用他敛财。” 童学勤炼丹所得的一部分都进了徐贵妃与昭阳母女的口袋,这是南叙之生气原因之一。 其二便是,双方私相授受,而他直到童学勤死后才慢慢有所察觉。 其三,他没有料到,因密道一事后,已经被看管的母女在重压之下还能有灭口行动,可见这二人的势力远超过预想。 这些对于一向自傲的南叙之来说,无疑是一种耻辱,对于南胥亦然。 不过,南胥没有将这种情绪展露出来。 说了几句,发泄不悦后,南叙之才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朝宫门外走去,“另外,前几日,老大身边的一个随从突然因急事回京……应该是带着证据先回来了。” 南胥心中一跳,想到晏安身边带去的人,似乎只有阿茶,能办这件事。 这样一来,如果要中途截杀,抢获证据,就难办了—— 密道一事,裴光济应该只是有了怀疑,还无法确定事实。 南胥虽然猜到他的怀疑,却并没有太担忧。因为怀疑归怀疑,裴光济再怀疑,也不能怎么样。 可若是真得到了证据…… 没有哪个帝王能容忍这样的丑事发生。 为了保住南家,必须将证据拿到手。 而帮晏安传递证据的阿茶的武功,虽称不上是顶尖,但要从她手里截下东西,又或者是直接杀了她,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南叙之以为他只是担心此事累及南家,才愁眉不展,于是宽慰道:“倒不必太忧心。” 南胥看着悠闲的父亲,想到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表露出心急,而是让他按兵不动…… 南叙之的表现,让南胥生出疑惑。 很快,南叙之便解释:“老二的出生日期无可挑剔,不然他也不会从来不疑心。只要那女人一口咬定老二是他的孩子,他也不能对老二做些什么,脾气只会发在那女人身上。这件事让他脸上无光,处理起来,只会秘而不宣。 “加上始作俑者已死,更不必担心他大张旗鼓地对付我们,顶多使些绊子罢了。能真正影响到我们的……是连丰一事。” 这件丑事,关乎裴光济的面子,那他就更不可能公开处理,唯一一个直接承受怒火的,便是徐贵妃。 而徐贵妃暗地里和童学勤利用炼丹敛财这一出,得罪了南叙之,本就已经快要消散殆尽的价值,就更没剩几分了。 不听话的弃子一枚,死便死了。 能让南家有危险的,只有质子这桩涉及北漠的陈年旧案。 这可不是面子问题,而是两国大事。 即使死的,是一个不受喜爱的北漠王子。 如此,截下证据,就更为紧要了。 南叙之接着道:“想了想,老大还是不能动,免得引火烧身,触了逆鳞,真惹怒了他,鱼死网破。” 南胥微微点头,并未言语。 是否要对晏安下手这点,父子俩不谋而合。 “还不清楚她手上的证据到底是什么,不管如何,要先将那随从拦下,抢占先机。也好给老大警告,让她不要轻举妄动。” 到时,关于连丰质子案的证据没了,即使裴光济再信任晏安,也是口说无凭,纯属臆测。即使他要派人重审此案,也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想出对策。 南胥挑眉,“若是她不惧呢?” 南叙之看着近在咫尺的宫门,没有再说话。 父子俩一直走到宫外,才道别分开。 没走几步,在马车旁候着的小厮快步上前,“方才传来消息,徐夫人的一个丫鬟,前几日曾一日出宫两回……” 南叙之抬手,打断了他接下来的话,转头对南胥道:“计划有变。” 南胥眉头紧皱,“这是在拉我们下水。” 南叙之思忖了会儿,“那就更不能做什么了。” 借刀杀人,杀携证据归京的随从。 徐贵妃派出去的人,左右也打不过晏安身边隐藏的禁卫的。是以,晏安的性命暂且无虞。 南叙之如是想。 翰林院设在宫外,与深宫一墙之隔,进出方便,南胥和南叙之分别后,往翰林院的方向走。然而,没走几步,便停了下来,调转了方向,走回了小南府。 南胥甫一踏进府邸,就唤来了心腹。 “拦截阿茶。” 南胥直接命令。 南叙之以为徐贵妃的人能轻易解决归京随从,是因为他并不知道,“随从”并不是普通人。 对方一愣,“阿茶?” 南胥垂眸,不言。 心腹一顿,忍不住问:“若是拦不住呢?” “杀了。” 南胥轻飘飘地道。 他从来不是心软之人,说出这个命令的时候,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是!” …… 与此同时,永宁殿也收到了消息。 下了朝的裴光济正用着早膳,就见周密从殿外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 见状,裴光济屏退左右。 周密会意,上前几步,轻声报告:“陛下,徐贵妃那边,有了动静。” 他将从禁卫那儿得到的消息,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 裴光济放下筷子,将手搭在桌上,“童学勤死之前,昭阳宫中似乎也有个丫鬟出宫了几次……” 自那次后,他便令禁卫不仅看着宫里的人,还要关注宫中人出宫后的踪迹。 裴光济捏着筷子头,“那丫鬟出宫去了哪?” 周密躬着身体,“说是去了红楼。” “红楼?” “京中声色之所,因外墙用的是砖红色,故得名'红楼'。” 红楼在京城,是个很出名的地方。 周密私下里听说过好几回。 裴光济沉默片刻,“昭阳那边呢?” 周密恭敬地回道:“足不出宫,潜心修佛。“ “倒是比她母亲聪明,”裴光济道,“不知这次又在谋划些什么。” 他接着问,“那件事,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 “那就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