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编务会议147(2/2)
这时一位年轻的男编辑丁家堂马上劝她到:“小吴,牛劲又上来了,上面的要求是要求,我们该怎么办刊还是要看主编的意思。以后要学着成熟一些。” </p>
“成熟,怎么成熟?不说话就是成熟?按照他们的办就是成熟?!”吴青显得很愤愤然。 </p>
其他编辑也劝道: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啊! </p>
胡梅因本来也要劝劝吴青,见丁家堂等人的劝说很有成效,吴青吐了吐舌头后不再说话,于是自己也只好作罢。 </p>
于是胡梅因埋头工作。按照事先约定,她负责的是文艺栏目,这个栏目体裁应该多样,有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应该突出文艺本身的特性,不应该带有政治色彩。这一点是党的要求,也是自己的一贯主张,但不能说出口,要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女声》的文艺栏目里。 </p>
1942年5月,《女声》杂志正式创刊,它的主编是“左俊兰”。这个刊物因为带着日本人背景,发行数并不多,只有5000来份,但作为女性编辑,胡梅因还是比较喜欢的。这个杂志封面色泽朴素雅致、简洁大方、兼工带写,封面画有卓文君弹琴、牛郎织女等等,可见编者还是很照顾中国妇女读者的审美情趣。同时,这个杂志栏目虽然较多,但其中起码有十栏完全是以发生读者兴趣为前提,没有‘老师宿儒’的论调。这十栏是世界知识、娱乐、所见所闻、文艺、戏剧与电影、中外女杰、漫画、美容、新装、随想等。至于其他六项——评论、修养、职业、家政、卫生,主要讨论妇女婚姻、教育、就业、经济独立等社会问题,讨论新女性应具有的生活知识、科学知识、必备素养等,其中育儿、家政、家用账簿等合理的家庭经营,卫生启蒙等健**活方式的提倡、对献身于贫困阶层的女医生志愿者的宣传,这些成为女性话题的因素。编辑从世界广角镜中,剪辑、选编了许多外国妇女和内地妇女的生活、婚姻习俗及奇闻轶事,从中可了解各国妇女在其社会中的地位。 </p>
她能感觉到,《女声》杂志的创刊打破了东海出版业的萧条,是不折不扣的为“大东亚新生活秩序”服务的。但《女声》在传播文化、装点殖民地的风光时,也向中国人传达了一种善意。是一种特立独行的期刊。 </p>
这天,南造云子拿着刚刚出版的《女声》杂志,气得在办公室里踱步。她把龚浜洋叫来,对他说:“龚桑,你上次在王丽梅这件事情上就做得相当好嘛,我们不动声色,大获全胜,虽然不易,但也体现了我们为‘大东亚共存共荣’奉献的毅力和决心。” </p>
龚浜洋站在云子目前一个立正:“谢谢云子副主任夸奖。为帝国效力是我们应该做的。” </p>
“可是,我们不能满足啊,你们中国不是有句成语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吗!”云子说,“现在我担忧的是宣传文化阵地丢失问题,像这本《女声》杂志,主编还是日本人,可是。。。你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