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救民论(2)(1/2)

好书推荐:

“善人有恻隐之心,好人有济世之德,哪怕是重利贪财的商户,也会施粥救民。县令大人,朝廷中那么多官员,就没一个心怀仁爱之人吗?天底下那么多县令,就没有一个好官吗?”嘉宝郑重一揖,“徐县令,你是个好官,是朝中能臣,你的道理没错,但我会坚持我的道理。今日如此,以后也会如此。”</p>

朝廷里能站着说话的人少,能为民说话的人更少,徐先和是徐家人,为官哪怕再清正廉明,家族利益依旧排在首位。</p>

他是小人,不是君子。</p>

只是对于花溪县老百姓来说,徐县令是他们见过为数不多的好官。</p>

蓉宝扭过头用袖子抹了眼泪,哭的鼻子脸蛋都是红的,她把桌上的钱全抱起来。</p>

徐先和问,“干嘛,不捐钱了?”</p>

蓉宝说,“不给你。”</p>

当官的要官声,衙门做的好事,老百姓夸的都是县令,这对于徐先和的政绩考核大有用处。</p>

但蓉宝不想便宜徐县令,她一腔赤诚而来,撞的自己一颗真心七零八落,她知道不能怪徐先和,徐县令是个好官,她只是生气,为什么都能伸手搭救,但又都选择袖手旁观。</p>

徐先和郑重说,“是我不对。”</p>

蓉宝又抬起袖子抹眼泪,手里的银子全部掉了下去。</p>

徐先和说,他会去给其他县令去信,顺利的话一个月内就能把流民安置下来,不顺利的话可能要等很久。</p>

“我是个小孩,没读过你们这么多书,懂的事也比较少,有些道理不清楚。但我知道,天底下,不止一个徐县令,有可能还有赵县令,张县令,也不止一个赵蓉和赵嘉。”</p>

青衣小姑娘站在日暮下,如巍峨高山。</p>

她和嘉宝蹲在地上把银钱捡起来,双手捧给徐先和,“要是……要是做不到也没事,我们知道你是个好官。”</p>

徐先和在想什么呢,他在想历史长河里的先贤圣人,很奇怪,他在两个孩子身上看到了淡薄的影子。</p>

“延明,你知道吗?那一刻,我分不清我站在哪里,也分不清站在我面前的人是谁,甚至分不清我经年所学是对是错。”徐先和说,“我从未听过这种浅薄无知又有力量的话,更想不出来,竟会是从两个孩子嘴里说出来的。我站在她们面前,如蜉蝣见晴天朗月,未曾张嘴便已自行惭愧。我试图去辩驳,去解释,去说服,但最后万卷书里都找不出一句话。”</p>

“我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有我坚守的道理,我有我要走的路,跟所有人都不同。我不觉得他们的道理是对的,也许是对的,但我不认可,我徐先和不做能臣,我出身徐家,这辈子注定要手握权柄。”</p>

“他们都说我像崔相,但我不是,我也不会是。我更不会是宋威,我徐家也不是宋家,我与任何人都不同,我是徐先和,没有两袖清风高风亮节的气节,但我对的起我自己,更对的起旁人。”</p>

“流民一事,我不管是最好的,因为朝廷有人拿他们斗法,我横插一脚,这棋盘就散了。”</p>

徐先和真的没有本事安置好流民吗?士族底蕴,可抵十城之富。但没必要,更没有价值,除了一个好官声,徐先和什么都得不到。</p>

他把自己从徐家摘出来,站在普通官员的位置上,发现谁都不会傻到接过这个烂摊子,权衡利弊,徐先和给了世人一个理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