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缩减开支(1/1)
一顿热锅子吃的人心情舒畅,饭后睿德帝没有停留,回了勤政殿。 宝樱上前说道:“陛下该不会生气了吧?” 娴妃道:“没有,若是陛下生气,这热锅子也不可能吃的。” 看着准备的菜被吃的干干净净,就说明睿德帝很满意这顿饭。 或者说很满意娴妃和惠妃提出来的建议。 惠妃和娴妃并排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的大雨,她说道:“姐姐,咱们这算不算干预朝政了?” 娴妃道:“算,也不算,看陛下如何做了。” 惠妃撇撇嘴:“真是便宜他了,好好的锅子我都没吃几口。” 娴妃失笑,宝樱也抿唇直笑。 “知道您好这口,所以各色菜肴都留了一小份,打算送到您宫里,若惠妃娘娘不嫌弃,一顿吃了如何?” 惠妃揉了揉自己的小肚子,最后作罢。 “吃不下了,本宫还是打包带走吧。” 宝樱得了娴妃的允许,便亲自去给惠妃打包了,桃红也跟着去了。 关上房门,屋里就剩娴妃和惠妃二人。 惠妃一改之前的态度,说道:“舅舅来信说,南阳府的灾情暂时控制住了,因为南阳府推广高产粮种,今年多少还都收了些粮食,官府再搭把手,勉勉强强能应付到明年。” “但其他州府就不好说了……” 娴妃点点头,说道:“父亲也来信了,虞城今年的收成远高于往年,暴乱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 “婉姐姐信里提到过的,凡是种植了高产粮种的地方,除了缺水以外,都能勉强不被饿死,如今又下了大雨,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应该会越来越好。” 惠妃却想的更多:“可这毕竟是少数地方,更多的都是颗粒无收,陛下那边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舅舅那边的粮食也终有一天会用完,全靠朝廷赈灾,是不行的。” 娴妃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安心:“总会有法子的,现在暂时走一步看一步吧,只希望有些人不要趁机发国难财,不然真的贵民不聊生!” 惠妃担心的也是这个。 她们虽然提前囤粮食了,但却应对不了如此厉害的天灾。 本以为南阳府推广高产粮种,会是一个很好的先例,谁知道竟然遇到大旱。 “先等等吧,等这场雨过后,肯定会有新消息的……” 大雨下了三天,制度摆在那,再怎么节省也不会太差。 盛景身为亲王,皇室宗族,有钱自然不必多说。 苏家更不用说了,苏靖南的夫人钱氏那就是个行走的钱庄,想要多少没有? 现在为难的就是他们这群人。 你说捐吧,人家动不动都是上万两白银,上万斤粮食,自己有那么多吗? 有是有,可是不敢表现出来啊! 官员俸禄一月就那么一点银子,还要供一大家子的开销。 别说够了,估计还得往里贴。 有些官员家里做了些生意,才能勉强将这个开销堵住。 这些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动摇朝廷根基,睿德帝也就随他们。 可他们不敢的原因在于,这些生意可都上不了台面。 搞不好还会牵连很多的人和事。 你说不捐吧,很明显就是在得罪睿德帝。 口口声声说为民谋福祉,可到了跟前连口吃的也不愿意给,这不被睿德帝骂死才怪。 于是,大家都在等先出头的那一个。 睿德帝扫视了众人一圈,视线落在许天儒身上。 “许爱卿可有要说的?” 许天儒心里想着别的事,并未注意到朝会的气氛。 还是旁边的官员提醒了他,他才反应过来。 “启禀陛下,捐钱捐物都可以,但有一点臣很担心。” “何事?” “回陛下,如今虽过了大旱,但一切百废待兴,首要的问题是让百姓活下去,现在的粮价必然上涨,即便有钱也不一定买到粮食,所以臣觉得捐钱的意义不大。” 睿德帝点点头:“许爱卿说的有道理,那针对这一事件,诸位可有对策?” 一时间大殿鸦雀无声。 大旱年间,粮商涨价在所难免,不花钱买那就不更没粮食吃了? “臣认为,应该由朝廷出面买粮,这样即便涨价,应该也不会太高。” 睿德帝挥了挥手:“既如此,那便由许爱卿负责此事吧。” “另外苏爱卿那边筹集的款项都交给许爱卿处理。” “臣遵旨!” “臣遵旨!” 许天儒快步离开皇宫,他身后不远处的是盛景和苏靖南。 “鱼儿要上钩了。” 许家。 许天儒一回到家,便找到苏怜说起今天在朝会上发生的事。 苏怜道:“南阳府灾情被控制的很好,据说松阳县的那些人除了没水喝,吃的倒是不缺。” “如今下了雨,就更不用愁吃穿了,自然也不需要官府的帮扶。” “听说钱家囤了一批粮食,我们可以先将这批粮食高价卖了。” 许天儒听闻,也觉得是个好办法。 如今许凝嫁到钱家,与钱瑾年感情很不错。 同样他也光明正大的吃到了大梁第一富商的甜头。 钱家家主有意培养钱瑾年和许凝,所以钱家的一些基本账册,许凝都是知道的。 许凝与钱瑾年成婚不过五个月,给许家带来的好处可比他自己筹谋多年的多多了。 而且玉夫人还在府里,不愁许凝不听话。 夜里,身在南阳府钱家的许凝,接到了许天儒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