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金子长命锁(1/1)

好书推荐:

兄弟两个搬着东西进了堂屋,把屋里说话的妯娌们吓了一跳。 张氏问道:“我晓得少不了给佑佑的,但林哥你这是把牛车上的全搬进来了吧?” 余林有些无语。 周琳连忙说道:“不多不多,没有搬完,这些都是给三个孩子和二婶的!” 小山似的礼物,堆了好大一堆。 刘氏见状眼皮子直跳:“这都不便宜吧?你们挣了钱也要仔细着花,兴哥儿和旺哥儿还小,花钱的时候还在后面呢!” 周琳道:“二婶说的是,我和粮哥都仔细着呢!只不过这些东西没花多少钱,也都是平时用得上的。” “咱们现在关起门,都是自家人,我说句心里话,这几个月我和粮哥多亏了佑佑,不然也不会变化这么大,不感激佑佑我这心里真过不去。” “所以说就捡了些实在的东西买,都是吃的用的,一些布料给佑佑做新衣服穿。” “总归是我余家的小福星,不能亏待了不是?” 余粮也附和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东西看着多,但都不贵,都是实在用得上的,而且大过年的,也不算啥!” 余粮两口子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刘氏便没有再说什么。 坐了一会,便赶着牛车回家了。 刘氏把东西分了分,让各自领了回去。 周琳夫妇给的东西里,除了一些小孩子的零嘴。还有几套小孩子的成衣,剩下的布料居多。 都是一些棉布材质的,摸着很舒服。 夜里各自回了屋,才仔细看这些东西。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杨氏道:“这琳娘两口子看来是真赚到钱了,竟然给枫哥儿备了这么好的东西。” 余森有些无从下手,他面前除了一些衣服布料,还有一副银针,做工十分精细。 他是大夫,自然知道这份礼的贵重程度。 余森内心十分复杂:“这确实是好东西,赶明儿枫哥儿回来了,得跟他好好说说。” 杨氏点头,她明白这个道理。 另一边,余木和姚氏屋里。 这会一家三口都在,姚氏说道:“这是你三堂婶给你的东西,你快打开看看。” 余泽打开几个盒子,无一例外都是读书识字用的上的东西。 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而且看着都不差。 甚至还有十几本书,都是原版的。 余泽现在用的书,都是手抄版的。 能有属于自己的原版书籍,这对于余泽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这些书里有他现在需要的,也有一些游记和杂记。 余木问道:“这些书你都能看吗?” 余木两口子大字不识一个,家里也只有余泽一个文化人。 余泽点点头:“能看到的,有些游记和杂记,这些师父也说可以看,可以开拓眼界。” 姚氏问道:“这讲的啥啊?能给娘念念不?” “当然可以,这些应该是记录了一些其他地方的故事,很有趣,等儿子看了以后,讲给您和爹爹听!” 姚氏来了兴趣,她最喜欢听这些了。 原本她以为念书识字跟这一样的,但让余泽给她念了两天以后,发现有些枯燥乏味。 她还是适合听人家讲。 “行行行,记得也给佑佑讲讲,她也是个喜欢听故事的!” 余泽重重的点点头。 张氏屋子里,佑佑已经洗漱完进了被窝,旁边还趴着小虎。 张氏正在收拾周琳给的东西。 实在是太多了,最起码有一半都是给佑佑的。 衣服、布料、零嘴还有一些头花头绳等等。 甚至还有一些上好的黄符纸,和一小盒朱砂。 张氏知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没说什么,只是单独收起来。 哐当一声,一个红漆木盒掉在桌子上。 “咦?怎么还有个盒子卷在布料里头?” 余林闻声看过去:“这也是?” 张氏点点头,然后想了想把木盒递给佑佑:“这个就你自己打开吧。” 佑佑也是一脸好奇,对于拆礼物很感兴趣。 木盒打开,是一块拇指大小的小金锁。 佑佑睁大了眼睛,声音清脆:“娘亲,是金子!” 啥? 张氏和余林脑子有些发蒙,连忙看过去。 只见一枚精致的长命锁躺在木盒里,张氏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翻看了一下。 金锁虽小,但做工精致,还刻了佑佑的名字。 “林哥,这……这是不是有些太贵重了?”张氏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那些衣服布料已经值不少钱了。 这个金锁看着小,但只怕没有几百两是买不到的。 余林看向佑佑:“闺女,这个你收吗?收的话你就拿着,不收的话明天爹爹去还给你三堂叔他们。” 佑佑眼睛亮的吓人:“爹爹我要,我喜欢这个!” 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该收就收,不该收的绝对不要。 佑佑的想法很简单。 余林不由的松了口气,幸亏佑佑开口收下了,不然明天还麻烦的很。 要真拿去还给余粮周琳,只怕这事没完没了,那两口子又要多想了。 “那行,那让你娘给你收着,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啊!” 佑佑点点头:“我不会的,只不过能不能我自己收着。” 张氏和余林对视一眼,有些无奈。 张氏点点头:“行,那就装在这里面,你自己单独收着。” 一转眼,便到了年三十这天。 这是佑佑在余家过的第二个新年。 也是陆之砚夫妇在外面过的第一个新年。 陆之砚夫妇为了不泄露踪迹,一直以张氏远房亲戚自居。 张氏是余林从外面娶回来的,所以她的娘家不在南阳府。 说是她的远房亲戚过来投奔,村里人也没人怀疑。 毕竟之前在山上的时候,乔姝媛性子开朗,还会功夫,知道很多有趣的事,村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她。 现在她一个刚生产的孕妇,更是没人怀疑。 而佑佑的称呼也从陆大哥和乔姐姐,改成了表舅和表舅娘。 新年伊始,除旧迎新。 大年三十这天,除了陆之砚夫妇,以及玄天道长,二房所有人都去了祠堂。 每年三十这天祭祖是必须的。 由大房老爷子主持,各房子嗣跟随。 只是焚香三拜的时候,又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