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台儿庄战役(1/2)
濑谷启的图谋落入了三十一师代参谋长屈伸的眼中。
屈伸是陕西三原人,和于右任是老乡,受于右任资助上了师范,后到冯玉祥部从军,是一个智谋型的军官。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屈伸受池峰城指派,组建三十一师前敌指挥部,具体指挥三十一师作战。28日夜里,屈伸观察刘家湖方向日军运输车队灯光闪烁,络绎不绝,就知道日军援兵到了,明日必然是场恶战。在向池峰城、孙连仲报告的同时,就仔细研究日军接下来的打法。首先考虑的就是日军的坦克问题,根据台儿庄的地形地势,屈伸判断日军坦克可能从台儿庄西面沿运河迂回。因此,29日早上屈伸就下令将战区调来的战防炮连部署在庄与北站的浮桥边,等着日军坦克的到来。
上午10点,日军十二辆坦克果然从运河边迂回过来。抵近台儿庄的时候,十二辆坦克一字排开,向守军阵地冲来。
战防炮连有54厘米平射炮,用汽车牵引,备有穿甲炮弹、榴弹、曳光弹等五种炮弹。日军坦克距离我军阵地200米时,四门战防炮突然开炮,穿甲炮弹和曳光弹交替使用,打得日军坦克晕头转向,坦克手纷纷跳出车外逃命。时间不长,12辆坦克竟全被击毁。随坦克攻击前进的日军步兵,万万想不到,他们依为钢铁堡垒、攻击利器的坦克,竟然被华夏军队击毁,吓得魂飞胆丧,掉头就跑,后面是一阵阵华夏士兵的呐喊声。
消灭日军坦克中队对台儿庄保卫战而言,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接下来福荣真平63联队的全力进攻,让守军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凶悍,日军不但占领了北门,还占领了台儿庄的西北角,与守军在台儿庄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此时,台儿庄的居民基本都已撤退,连留下帮助部队运送弹药、伤员的青壮年也都撤退了。整个庄内不是日军就是我军,犬牙交错,逐院争夺。
这个时候,一个缠着小脚的老大娘出现了,谁也不知道她姓啥叫啥,为啥没有撤退。她对退守她家院子的排长说,她愿意帮助孩子们去看看隔壁院子里的情况,那里她熟悉。日本人再坏也是人,他们不会拿她一个孤老婆子怎么样的。
战士们实在不愿意老人涉险,但实在是想弄清楚隔壁院子里的敌情,觉得这老大娘老态龙钟的,说不定小鬼子不会注意她的,就同意了。
老人走的时候,问战士们要了两颗手榴弹,让战士们交给她怎么用,当场拧掉盖子,揣在怀里,就去了隔壁院子。
老人走后,半天听不到隔壁院子的动静,直到传出鬼子们的笑声,排长感觉不对,急忙带着战士们爬上了墙头,向院子里一看,气的肺都要炸了。原来一群小鬼子正围着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撕扯,老太太的衣服都被撕烂了,嘴里不停地说“原来你们真的是畜生!”
战士们刚刚扣动扳机,老太太就拉响了怀里的手榴弹,轰隆轰隆两声响,十几个鬼子被炸的死伤满地。剩下的几个鬼子被愤怒的战士们打成了马蜂窝。
战到7月30日晚上,日军已经占领了台儿庄二分之一的面积,濑谷启甚至高兴地向日军战地记者宣称已经攻占台儿庄。
防守台儿庄的184团新任团长王冠五给池峰城打电话,报告如果再不撤退,守军就要全体阵亡了。
在城外指挥的池峰城哪里会不知道此时城内的危急情况,他本人也由于率敢死队夜袭日寇,累的吐血不止,无奈有李宗仁和孙连仲的严令,只能命令王冠五死守。
王冠五此时已经是,在战场上曾经犹豫动摇的人也都成了名动全国的英雄,而那些揣着手榴弹、挥动着大刀拼杀的真正的英雄,又有几人能活着见到胜利?即是活着的又有几人能得到奖赏?不说普通士兵了。
现在的形势还严峻,如果日军集中力量攻击台儿庄,守军一旦伤亡殆尽,而汤军团出击过晚的话,就可能由大捷变为溃败。退一万步讲,就是取胜了,但日军一旦觉悟,迅速撤退,那台儿庄大捷的战果也要大大缩水。
韩勇绝不甘心出现这种情况。
7月31日早上,韩勇一大早就叫来陈玲,要她记录自己的谈话,以新闻稿形式发往朱泾村,请朱泾村张廷立即转发委员长、部血染滕县,李长官令汤军团长驰援,该军团竟然逗留不前,遇敌一战即退,致使王铭章将军殉国。
现在台儿庄一线我第二集团军与日寇多日激战,台儿庄运河沿线洒满了烈士的鲜血,可以说,小小的台儿庄里,每一块石头、每一块弹片、每一座房屋、每一重院落,都凝固着我军忠勇将士的鲜血。此时,守军盼援军如盼甘霖。敌濑谷支队的指挥部据台儿庄15公里,汤军团处于濑谷支队背后30公里处,日军监视阻击5万精锐的汤军团的部队,又仅仅是一个大队,也就是国军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我想请问汤军团长,是没有接到李长官的攻击命令呢,还是被鬼子吓破了胆?拥有战车、重炮、骑兵的汤军团,为什么就一直逗留在姑婆山区呢?”
稍微停了一会儿,让陈玲记录清楚,韩勇就接着说道:“开战以来,我国军民死伤无数,对日军无不切齿痛恨。身为国家领袖的委员长,更是无一日不焦虑,无一日不忧愁,无一日不揪心,时刻都在盼望着我军能够打胜仗,能够早日击败日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