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黄月英的柔情(1/1)

好书推荐:

这时,黄月英抬起头,问道:“燕侯,你、你是不是失望了?是不是嫌弃我了?我、我……” 说着,她眼中的泪水流了下来。 罗昂看到黄月英这个样子,便抬起手,抹掉了她脸颊上的泪珠,柔声道:“我不怪你。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我……” 这时,黄月英抬起手,掩住了罗昂的嘴,道:“不,是我对不起你。我、我不该生出那样的想法。” 罗昂闻言,微笑道:“我相信你。这一次,你跟我一同回蓟县吧。” “嗯。”黄月英坚定地点了点头。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刘备他们身上,没人注意到罗昂和黄月英的神态变化,但有一个人将罗昂与黄月英之间的神态变化收入了眼中,而这个人正是诸葛亮。 自打黄月英从后院走出来,诸葛亮的注意力便落在了黄月英的身上,但黄月英却对那名来历不明的年轻人做出不正常的神情。 这时,黄月英朝那个人点了点头,然后朝后院走去了。 诸葛亮见状,不禁妒火中烧。 然后,他盯着那个让黄月英百依百顺的年轻人。 马良注意到了诸葛亮的神情,便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今日才结识的那位罗公子,问道:“孔明,你认识那位罗公子?” 诸葛亮摇了摇头,好奇地问道:“季常,你认识他?” 马良微笑道:“也是刚认识不久。此人姓罗,是江东来的商贾。不过,他虽然是商贾,但见识却不同凡响。我虽然和他交谈的不多,但对于他的见识,我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葛亮闻言,冷笑了一声。 对于马良的评价,他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在他看来,能叫黄月英青睐的人物,又岂会是泛泛之辈。 然后,黄承彦邀请刘备等人,进入了大殿,而其他宾客也跟着进入了大殿。 紧接着,黄承彦邀请刘备上坐。 刘备微笑道:“今日乃是黄公的寿辰,我若坐尊位,岂不是对黄公抱有不敬之意?” 黄承彦见刘备如此退让,只好自己坐上了尊位。 刘备见黄承彦坐了下来,便在左首的位置坐了下来。 众人见刘备坐下,也纷纷入座。 这时,黄承彦的家眷从侧门走了出来,并在右首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最前面的自然是黄承彦的夫人,其次便是今日宴会的明星——黄月英。 身着宫装的黄月英可谓是美若天仙,将在场所有男子的目光给吸引住了,但有心人却发现,这位大小姐的目光却始终落在宾客那边末尾的位置上。 然后,宴会开始了。 黄承彦的家眷和来访的宾客纷纷站起身,向黄承彦祝贺寿诞之喜。 罗昂也和几个来凑热闹的商贾也站起身,来到大殿中间,向黄承彦祝贺生辰。 黄承彦见状,微微地点了点头。 然后,罗昂他们准备回自己的位置。 这时,诸葛亮扬声道:“罗公子,请留步!” 罗昂停下脚步,然后用沙哑的声音朝诸葛亮抱拳道:“先生可是在叫我?” 诸葛亮点了点头。 其他几个商贾看见诸葛亮叫住了罗昂,便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黄承彦看见诸葛亮叫住了眼前这个罗公子,疑惑道:“孔明,你认得这位罗公子?”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罗昂面前,微笑道:“在下虽然不认识,但在下听说罗公子博学多才,因此也算是久仰了。” 罗昂笑着抱拳道:“先生过奖了。在下只是一介商贾,怎能当得起先生如此称赞。” 诸葛亮微笑道:“公子过谦了。公子与季常所谈之事,我已经听说了。季常对公子的见识,可谓是赞不绝口。” 刘备看向坐在不远处的马良,问道:“季常,这位罗公子究竟说了什么,让你大为称赞?” 马良立刻将罗昂与他聊的话语说了出来。 刘备和徐庶闻言,微微动容。 诸葛亮道:“我观公子气度非凡,想必文采也十分出众。在下日前做了一首小诗,便借此机会,请公子指点指点。” 罗昂抱拳道:“先生太看得起在下了。在下不懂诗文,还是不要班门弄斧为好。俗话说得好,献丑不如藏拙,还请先生高抬贵手。” 众人闻言,眼睛一亮。 黄月英喃喃道:“献丑不如藏拙。这样富含哲理的言语,也只有他才能说得出来。” 诸葛亮微笑道:“公子能说出如此言语,实在是让人惊叹。公子有如此大才,不如在众人面前展示一番。” 许多人开始附和起来。 罗昂见此情景,抱拳道:“那就请先生赐教。” 诸葛亮抱拳道:“罗公子不必客气,应该是在下请罗公子赐教才是。” 说着,他在原地踱起步来。 罗昂见此情景,心中暗赞。 然后,诸葛亮缓缓吟诵起来。 只见现场一片寂静,唯有诸葛亮那抑扬顿挫,魅力十足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上。 不久,诸葛亮吟诵完毕了。 顿时,现场众人纷纷鼓掌叫好。 黄承彦大声道:“贤侄这篇诗歌豪情干云,气吞山河。贤侄,你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啊!” 诸葛亮看向黄承彦,朝黄承彦抱拳道:“黄公过奖了!” 说着,他转过身,朝罗昂抱拳道:“在下这篇诗歌,可入公子法眼?” 罗昂抱拳道:“先生大才,这篇诗歌,实在是叹为观止。” 诸葛亮微笑道:“罗兄过谦了。不知罗兄有何大作?” 罗昂笑道:“先生豪情干云,我是自愧不如的。我就以一篇儿女情长的诗词作为回应吧。” 现场再次安静了下来。 罗昂背着手,吟诵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就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众人听了吟诵的诗词,纷纷鼓掌叫好。 刘备一边抚着颌下胡须,一边赞叹道:“此人文采确实非凡,就连孔明都有所不及。” 诸葛亮抱拳道:“罗兄文采,在下受教了。” 罗昂抱拳道:“不敢。” 诸葛亮道:“在下还想请教罗兄的治国之道。罗昂与季常所言,认为儒道对治国无用,然儒道劝人向善,难道在罗兄这里却是无用之论吗?” 罗昂闻言,只怪自己先前多嘴,才引出了这么多的事端。 众人听到诸葛亮的话,纷纷露出讶异的神情来。 罗昂笑了笑,道:“劝人向善自然没有错,但是,这种劝导有用吗?” 马谡问道:“难道罗公子的意思,是劝人向恶?” 顿时,现场响起了一片哄笑声。 罗昂嘲讽道:“非也。当初战国之时,大秦依靠法家治国,最终一统天下。在天下大乱的大争之世中,儒道为何一点作为也没有。当匈奴铁蹄滚滚南下,北地百姓尽遭屠戮的情况下,儒道为何没能阻止这一切?仁义道德为何没有发挥出任何作用? “武帝独尊儒术,只是看重其加强君权的作用,以此作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并非是儒道有多么了不起。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各有所长,也没有说谁就更优秀一些,凭什么孔子就变成圣人了?我以为,儒道在自身的修身养性上,或许有些作用,但以此治国,就大错特错。 “须知国家大事,本质在于争利。国家之间的环境就如同丛林一般,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儒道却叫人不争,与人为善。空谈仁义,只会松懈了自己的戒心,解除了自己的武装,到头来,只会让自己变成别人的食物。 “要想天下真正太平,必须将这个决定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让自己不断强大之外,别无他途。” 众人闻言,大受震动。 此时,他们的耳边回荡着罗昂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语。 黄月英盯着罗昂,眼眸中流露出痴迷的神情。 这时,诸葛亮鼓起了掌。 众人听见诸葛亮的掌声,这才回过神来。 诸葛亮道:“罗兄一席话,可谓是振聋发聩啊!罗兄一席话,可谓是道尽了天下的本质,令在下豁然开朗。在下拜服!” 说着,他朝罗昂遥遥一拜。 罗昂朝诸葛亮抱拳道:“先生客气了!” “罗公子果然是大才啊!”刘备突然站起身,朝罗昂赞叹道。 罗昂连忙朝刘备抱拳道:“大人过誉了,在下实在愧不敢当啊!” 刘备叹了口气,道:“如今大汉江山即将倾覆,天下诸侯各怀私心。我欲匡扶大汉,只恨自身才能不足。先生大才,可愿助我?” 罗昂抱拳道:“大人乃是大汉宗亲,在下如果能效忠大人,乃是在下荣幸。只是家中老母在堂,还请大人允许我返家中,将家眷接来襄阳,也好安心为大人效力。” 刘备见罗昂答应了,开心道:“这是人子之道,我岂有不许之理?我还要备下厚礼,由公子带回去,送与令堂,也是我的一番心意啊!” 罗昂抱拳道:“多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