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骇人之事212(1/2)
这些军队虽有军制,实为屯田之军,而非作战之军。&lt;/p&gt;</p>
当时七十二营盘,不受当地县乡管辖,直属于汝州卫,收入悉数上缴汝州卫。&lt;/p&gt;</p>
而汝州卫则由伊王府统辖。&lt;/p&gt;</p>
经数十年经营,汝州卫今非昔比。&lt;/p&gt;</p>
如今,整个汝州卫下辖七十二营,人口较初建时增长十数倍有余,一营人口便逾五万。&lt;/p&gt;</p>
七十二营,人口总数达五百余万。&lt;/p&gt;</p>
整个河南府,近六成百姓归属汝州卫。&lt;/p&gt;</p>
可见汝州卫在河南府之权势。&lt;/p&gt;</p>
而伊王府,几乎由汝州卫下六成百姓供养。&lt;/p&gt;</p>
在河南府,伊王府便是天。&lt;/p&gt;</p>
百姓即便得罪朝廷,也不敢得罪伊王府之人。&lt;/p&gt;</p>
此观念早已深入人心。&lt;/p&gt;</p>
其实,老太爷早有意将汝州卫收归朝廷。&lt;/p&gt;</p>
伊王在河南府的恶行,亦令朱棣大为愤慨。&lt;/p&gt;</p>
然伊王府握有一纸太祖皇帝留给伊王一脉的遗诏。&lt;/p&gt;</p>
遗诏内容简单,并无过多牵涉政事,然其中一项,成为伊王府跋扈之源。&lt;/p&gt;</p>
即遗诏明示,只要伊王一脉不造反,伊王一脉世袭罔替,后人不得剥夺伊王爵位。&lt;/p&gt;</p>
这也是朱棣数次欲强行削去伊王爵位,却迟迟未动手的原因。&lt;/p&gt;</p>
虽不知太祖为何留此遗诏,然遗诏即遗诏,开国皇帝之遗诏,即便是老太爷,也不敢轻易更改。&lt;/p&gt;</p>
故老太爷欲剥夺伊王封号之事,只能一拖再拖,朝廷上官员每隔三五日便陈述伊王罪行,朱棣亦不能不有所顾忌。&lt;/p&gt;</p>
至少在解决太祖遗诏之前,老太爷尚未想好如何处置伊王之事。&lt;/p&gt;</p>
朱瞻墉未曾料到此事竟与王室有关。&lt;/p&gt;</p>
当今伊王年岁与他相仿,莫非那位隐匿于暗处的公卿便是……朱瞻墉微蹙眉头,心中疑虑未消。&lt;/p&gt;</p>
以伊王府原有的实力,欲将汝州卫发展成难以揣测的隐蔽势力,似乎并非难事。&lt;/p&gt;</p>
朱瞻墉果断下令:“出发!前往伊王所在的驿站!”&lt;/p&gt;</p>
“遵命!”&lt;/p&gt;</p>
不多时,朱瞻墉率众人直奔伊王驿站。&lt;/p&gt;</p>
驿站外围,早已布满无数锦衣卫守候。&lt;/p&gt;</p>
自府中带来的百多只猎犬,在侍卫牵引下,已将驿站团团围住。&lt;/p&gt;</p>
朱瞻墉抵达,审视驿站,却未见任何动静,心中疑惑顿生。&lt;/p&gt;</p>
如此喧嚣,伊王竟无动于衷。&lt;/p&gt;</p>
他转向一名锦衣卫指挥使问道:“里面何情状,竟无人出面?”&lt;/p&gt;</p>
锦衣卫指挥使恭敬答道:“驿站四门紧闭,派去查探的锦衣卫皆未归来,末将不敢擅自行动,一切请殿下定夺!”&lt;/p&gt;</p>
朱瞻墉微微颔首,果断下令:“撞门!”&lt;/p&gt;</p>
“遵命!”&lt;/p&gt;</p>
随后,一行锦衣卫毫不客气地猛撞驿站大门。&lt;/p&gt;</p>
“咚咚咚!”&lt;/p&gt;</p>
三声巨响过后,大门应声而开。&lt;/p&gt;</p>
锦衣卫正欲闯入,朱瞻墉挥手制止,道:“先放犬入内!”&lt;/p&gt;</p>
“遵命!”&lt;/p&gt;</p>
一百只猎犬在侍卫驱赶下,悉数冲入驿站。&lt;/p&gt;</p>
“汪汪汪汪!”&lt;/p&gt;</p>
犬吠声连绵不绝。&lt;/p&gt;</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