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食人不吐骨211(2/2)

好书推荐:

朱瞻墉此刻无心与晋王争执,一言不发,自怀中取出一块锦衣卫镇抚司的令牌,朝晋王及其他人大声道:“自此刻起,你王府护卫及你本人,皆受我调遣,你若不服,也可向陛下申诉,但此刻,你必须听从我的命令,否则,后果自负!”&amp;lt;/p&amp;gt;</p>

晋王见此令牌,全身一颤,整个人愣怔不已。&amp;lt;/p&amp;gt;</p>

锦衣卫沉吟片刻,开口道:“他们往伊王驻足的驿站去了。”&amp;lt;/p&amp;gt;</p>

“何人谓之伊王?”&amp;lt;/p&amp;gt;</p>

此言一出,朱瞻墉眉心微蹙,晋王、唐王、秦王、鲁王皆皱起眉头。&amp;lt;/p&amp;gt;</p>

大明诸藩之中,伊王最为人所厌。&amp;lt;/p&amp;gt;</p>

伊王乃太祖皇帝第二十五子朱氏。&amp;lt;/p&amp;gt;</p>

伊藩,乃大明至今,最劣之宗室。&amp;lt;/p&amp;gt;</p>

昔年朱氏为伊王,于洛阳城中胡作非为,残害黎民。&amp;lt;/p&amp;gt;</p>

此人尚武轻文,嗜杀如狂,常佩弓携剑,游猎于郊野,遇避之不及者,辄挥剑斩之,血溅衣衫,他竟以此为乐。&amp;lt;/p&amp;gt;</p>

又公然男女混杂,嬉戏取乐,生活荒淫无度。&amp;lt;/p&amp;gt;</p>

其逝后,明廷礼官上疏请削其爵位。&amp;lt;/p&amp;gt;</p>

然朱棣因诸多考量,兼念旧情,以为伊王仅是年少无知,教化不足,故放纵至此。如今人已逝,再剥夺其爵,有失厚道,故未削伊王之号,令其长子朱颙炔承袭爵位。&amp;lt;/p&amp;gt;</p>

朱氏王妃无子,故其子皆为庶出。&amp;lt;/p&amp;gt;</p>

朱颙炔乃朱氏长子,故顺理成章接掌爵位。&amp;lt;/p&amp;gt;</p>

朱颙炔不仅承袭爵位,亦承袭其父残暴之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amp;lt;/p&amp;gt;</p>

贪婪无度,刚愎自用,对下属苛刻,侮辱士绅,鞭挞朝臣,侵占学宫,欺凌民女,霸占民居。&amp;lt;/p&amp;gt;</p>

不过三五年光景,他已掠夺人口数百,强占民宅千余,挑选十二岁以上女子三百有余,其余财宝不计其数,致使河南府百姓怨声载道。&amp;lt;/p&amp;gt;</p>

在河南府,伊王便是恶魔的代名词,乃食人不吐骨的魔王。&amp;lt;/p&amp;gt;</p>

按理,如此藩王,以朱棣之性,早应剥夺封号,囚禁宗人府。&amp;lt;/p&amp;gt;</p>

然而,伊王一脉,朱棣不敢轻易动之。&amp;lt;/p&amp;gt;</p>

只因太祖年间,太祖皇帝留下的一桩隐患——汝州卫七十二营。&amp;lt;/p&amp;gt;</p>

元末乱世,中原频遭兵祸,为战乱破坏严重之地。&amp;lt;/p&amp;gt;</p>

元军纪律败坏,所至之处,劫掠一空,百姓饱受压迫与掠夺,死亡、灾荒、流离,人口损失惨重,大片土地荒芜。&amp;lt;/p&amp;gt;</p>

太祖皇帝以农民起义为基础,推翻元朝,于南京建立大明。&amp;lt;/p&amp;gt;</p>

新朝立,渐入稳定发展期,然战乱刚平,大明仍面临国困民疲,首要之事便是恢复生产。&amp;lt;/p&amp;gt;</p>

太祖皇帝任命宋免为开封府尹时言:“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今日之急务。”&amp;lt;/p&amp;gt;</p>

为减轻朝廷负担,太祖下令除边疆守军,其余军队皆需屯田。&amp;lt;/p&amp;gt;</p>

同时,朱元璋将儿子分封各地为王,诸子到任,既需王府与侍从,还需供给生活费用,即将建立的军屯自然成为供给之地。&amp;lt;/p&amp;gt;</p>

明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召河南府总兵葛川,言伊王明年将赴河南开府,命其先往汝州屯田,以备伊王之需。&amp;lt;/p&amp;gt;</p>

战乱后的中原,千里赤地,人迹罕至。&amp;lt;/p&amp;gt;</p>

汝州所辖之地,有汝河、沙河,沃土丰水,成为屯田首选。&amp;lt;/p&amp;gt;</p>

葛川遣人勘查地形后,在汝州所辖襄城、鲁山、汝州等地布设,设二十个百户,立七十二营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