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细盐(1/2)
提炼精盐并不难,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会。</p>
古人原本就掌握了制作生石灰的方法。</p>
“郎君准备这些是做什么呢?”刘晏好奇地问道。</p>
“制盐。”</p>
制盐?</p>
刘晏和武意对视一眼,都感到奇怪。</p>
石灰能够制盐?</p>
而且郎君你让我们拿来一大堆盐,然后说你要制盐?</p>
这个逻辑,我就不太懂了。</p>
武意想要打破尴尬的局面,他友善地说道:“我听闻苏州一带用海水制盐,郎君,我去准备一些海水来。”</p>
“不用了,这些盐够我制盐了。”</p>
武意看了看刘晏,刘晏也表示不懂。</p>
“郎君是要用盐制盐?”</p>
“我要制的盐,关键不在于制盐,而在于提炼。”</p>
“提炼?”</p>
“这种盐非常粗糙,口感苦涩,我要制作细盐。”</p>
“细盐?”</p>
这下刘晏和武意都震惊了。</p>
细盐据说在唐朝已经有了,不过这玩意儿就像21世纪初的智能机器人一样,一是产品没能完全合格,二无法大规模商业化生产。</p>
大唐有105个产业的县,这个数量不算少了,否则天宝年间的盐价怎么会低到一斗10文钱?</p>
而且海盐在大唐算是比较普及,每年海盐的生产有600万石,主要集中在江淮一带。</p>
另外,河东、关中、陇右、河西一带,主要生产池盐,这是唐代以前古代王朝最常见的生产方式。</p>
其中以关羽的老家解州最为知名。</p>
关内道也有许多产盐的地方,这些地方在宋朝的时候,还被一个盐贩子集团所占据,成了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割据一方,与宋朝对抗了一百多年,最后连成吉思汗都死在了征讨他们的战役中。</p>
还有一个地方也产盐:蜀中。</p>
剑南道每年产盐大概1200万斤,足够满足剑南道所有人对盐的需求。</p>
综上所述,大唐不缺钱。</p>
可是大唐缺好盐,健康的盐。</p>
这个时代的食用盐,可不仅仅口感苦涩,里面还含有氯化镁,吃多了对人体是有害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