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做出决定(1/1)

前段时间就有赵家村的人在清河村有亲戚的人说,赵静舒收蘑菇可以换粮食。 这事给村里人说的时候,没几个人觉得这事靠谱,后来经过不少人打听发现是真的。 知道事情的可靠性后,不少人都眼馋的不行,可这毕竟是两个村子的事,他们也没太上心。 等到现在台风后,大批庄稼毁坏后,就有人打起来赵静舒收蘑菇的事。 现在山上还有不少蘑菇,要是都捡回去换粮食多好。 虽然能换到得粮食不多,但有总比没有好。 要不是这几日天天下大雨,就算找赵静舒说成这事也捡不了蘑菇,村里早就有人去清河村找人了。 “这事我和爹娘还有大哥大嫂商量过了,为了村里乡亲们都能多收入一点粮食,我愿意。” “真的!” 赵静舒答应的这么痛快,赵国柱一下子从板凳上就站了起来。 原本他还以为这种好事轮不到他们村,没想到竟然答应的这么干脆,让他一下子激动的手都开始颤抖。 “那真是太好了,这样就能让村里人多吃几口饱饭,静舒真是太感谢你了。” 赵静舒被赵国柱的反应吓了一大跳,她知道只要关于粮食就无小事,可是激动成这样让她没想到。 “您不用这么客气,能帮助到大家也是我该做的。” “只是我一个人还要照顾孩子,没有时间每天都过来。” 听到赵静舒这么说,赵国柱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都已经和村里人商量好了,只要赵静舒答应收他们的蘑菇,可以每日安排人送过去,不需要赵静舒自己来收。 “那就这样定了,每日捡蘑菇需要中午之前送到,这个麻烦您给村里说一声。” 出售给商城是需要新鲜的,要是是建放久了每斤的价格就会有所折损。 在和赵国柱说了一下注意事项和细节后,赵静舒就回了家。 她也要为明日再次收购蘑菇的事情做准备。 把存放粮食的屋子锁打开,把里面的咸鱼和腊肉都收起来一部分,再把各种粗粮各买了一百斤。 粮食紧缺之下,没有人还会选择肉或者是细粮,他们会多一斤换一斤能填饱肚子的粗粮,而不会为了口感选择细粮。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赵静舒就早早起来了床,早晚忙到很晚差点起不来。 今日她应该会很忙,还好现在陆小禾能帮她分担不少。 不需要去叫人,时间刚过六点,陆小禾就来了赵静舒家。 “小禾来了,快过来吃饭,今日会有不少人过来,等会有我们忙的。” 陆小禾也没客气,三婶家的伙食比陆家可是好了不止三倍。 七点左右,就有人陆陆续续来了。 “静舒,给我看看这些,能换多少粗粮,我今天全要红薯了。” 张大妮把满满一背篓蘑菇递到赵静舒面前,迫切的想要知道她们家今天能换几斤粮食。 “小禾给张你张奶奶过称。” “好的,三婶。” 陆小禾动作麻利,称重后把蘑菇一一分类,分别倒在旁边的竹席上。 “大娘,你这一共七斤八两,我给你算八斤。” 张大妮听到赵静舒给自己补上二两,很是感激。 “那就谢谢了。” “红薯和和玉米面不一样,十斤蘑菇换五斤玉米面,但是红薯是一斤蘑菇换一斤,你先坐在这等等,我去给你拿红薯。” 和张大妮说了一声后,赵静舒去屋里拿红薯。 陆小禾负责称重和蘑菇分类,她自己就负责算多少蘑菇可以换多少斤粮食。 两个人各司其职,算是售前和售后了。 以后来的人都比较多,一下子把粮食都拿出来量太大也麻烦,不如直接放在屋子里需要多少拿多少。 甚至不够了,还可以直接从商城里买。 “八斤蘑菇,换八斤红薯,你看看。” “不用看不用看,能换到这么多呢。” 张大妮看着半背篓的红薯,嘴上笑开了花,她觉得一点蘑菇能换这么多红薯很值得。 “这是红薯换的多,要是玉米面就是十斤蘑菇换一斤了。” “那你这里还有其他粗粮吗?” “有啊,麦麸粉、高粱面都有,你看看要不要把红薯换成其他的?” 听到赵静舒说出来的种类,张大妮了然。 “下次再说吧,红薯有甜味很不错的。” 红薯不仅带有甜味,还能煮粥,蒸着、烤着都好吃。 张大妮走后不一会,来的人就增多了,有的是自己来的,还有路上遇到人一起的。 时间一晃八点,这个时间来的人就少了不少,只有村里不需要去上工的孩子来送蘑菇。 一个又一个人来了又走了,可就是不见赵家村有人来。 “婶子,赵家村真的会有人来送蘑菇吗?” 不是陆小禾不信任赵静舒,只是早就到了上工的时间,还不来人送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再等等吧。” 又过了一个小时,赵家村还是没有人来,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把东西收起的时间。 “三婶要收拾吗?” “你先歇着去吧,我再等等。” 赵静舒不相信赵家村不来了,就算他们不相信自己,也会对粮食抱有渴望的。 现在这个情况,没人能经受的住粮食的诱惑。 终于,在半个小时后,赵父和赵大勇驾着牛车来了。 “爹,大哥,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怎么现在才来。” 赵父和赵大勇是昨晚和赵国柱商议过后,觉得先安排自己爹和大哥来送。 “大家一早上起来全去山上捡蘑菇了,为了能多捡点,上工时间都给忘了。” 听到赵大勇的解释后,赵静舒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啊是赵家村的人都想着多捡点蘑菇多换粮食,赵国柱都把上工时间改了。 每日捡蘑菇基本都在早上,可以晚上工两小时,下午补回来,这样也不影响地里的庄稼。 为了多换点粮食,时间都给改了可见这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没出什么事就好,咱快卸车过秤吧。” 没什么事自然是最好的,现在弄明白了来龙去脉,就赶紧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