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盐税明显不对154(1/2)

好书推荐:

“《奏请立后疏》”</p>

“袁可立在天津任上送来的?”</p>

桌上放着本奏章,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p>

“回皇爷,是的。”</p>

躬着身,刘时敏低着头,看不出脸上表情。</p>

“老五最近的课业不好?”</p>

手在奏章上拍着,朱由校问道。</p>

“奴婢听说,五殿下因为背书,让袁知府抽过手掌。”</p>

“哦~”</p>

闻言,朱由校恍然的点了点头。</p>

袁可立这是明白了他用朱由检做储君的打算,在表示自己的反对。</p>

朱由检,不够格。</p>

你还是自己生一个来吧。</p>

不过,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朱由校将袁可立的奏章放到一边。</p>

还不是时候。</p>

“留中不发。”</p>

刚将袁可立的奏章丢到一边,朱由校接着就翻开了袁世振的奏本。</p>

然后,越看脸色越黑。</p>

“煮海之利,历代皆官领之。太祖初起,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既而倍征之,用胡深言,复初制。丙午岁,始置两淮盐官。吴元年置两浙。洪武初,诸产盐地次第设官。”</p>

“都转运盐使司六:曰两淮,曰两浙,曰长芦,曰山东,曰福建,曰河东。”</p>

“盐课提举司七:曰四川,曰广东海北,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安宁,曰五井,曰察罕脑儿(河北)。”</p>

两淮下辖三个分司,两个批验所,盐场三十个,原岁入太仓馀盐银六十万两,现岁入一百一十三万两。</p>

两浙下辖四个分司,四个批验所,三十五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十四万两。</p>

长芦下辖两个分司,两个批验所,二十四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十二万两。</p>

山东下辖两个分司,一个批验所,十九个盐场,岁入太仓馀盐银五万两。</p>

福建下辖七个盐场,一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二万二千馀两。</p>

河东下辖解盐,岁入二十四万两。</p>

广东下辖十四个盐厂,海北下辖十五个盐场,各有一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一万一千两。</p>

四川下辖是七个盐课司,岁入七万一千余两。</p>

云南下辖十二个盐课司,岁入太仓银三万五千余两。</p>

提着笔,朱由校在草稿纸上勾勾画画,两淮按照袁世振改纲盐法之前的计算,那么大明岁入盐税合计一百三十六万两。</p>

而这笔钱的第一个作用是给九边输送粮饷,剩下的才是真正归入国库的银子。</p>

历史上的松锦会战,崇祯就是扣了给九边的粮饷,导致九边哗变,给李自成活生生的供了一波血,奶活了闯王李自成。</p>

盐课二十抽一,那么每年盐的gdp就是两千七百二十万两。</p>

大明盐价基本是百斤八分至一两银,按照最高价算,就可以得到每年大明的产盐量——二十七亿两千万斤。</p>

算上浪费、腌菜、牲口食用、工业用途这些,一个人一天盐的使用量按照三十克计算,一个人一年差不多就是十二斤。</p>

上下一除,就是大明每年产出的盐能供应多少人。</p>

然后,朱由校就得到一个神奇的数字——大明每年产出的盐差不多能供应两亿三千万人。</p>

“????”</p>

看着自己算出来的人口数,朱由校脑门上冒了几个问号出来。</p>

咬了咬笔杆子,朱由校仔细的思索了起来。</p>

大明这个时候有多少人,一直是个谜。</p>

如果按照两亿五千万保守估计,这个产盐量就少了两千万人的份。</p>

而且每人每天三十克盐都属于保守估计,因为还有其他耗费。</p>

不说种田这种重复性的高强度工作需盐量很大,还有织布等工业生产也要盐,另外就是国人那个做饭方式,盐耗就很大。 而且大明的盐不单单是自己一家吃,光是每年北边儿的蒙古诸部就从大明买走不少的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