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语惊醒梦中人(1/1)
摔! 这她到底说错什么了? 叶砚薇此时此刻都想掀桌子了。 但是,她不能。 叶砚薇脑子快速转动,想着是不是她吃了臭豆腐把这些人给熏到了? 不对,她明明吃了鸡舌香,没了味道了。 那就不是臭豆腐的原因。 就在叶砚薇寻找原因的时候,这些个夫人们终于都有了反应。 “女状元?我们大锦国又不准女子入朝堂如何考女状元?” 这有一位夫人疑惑道,如果可以的话,她倒是可以把女儿送去那女子书院。 自家儿子不成器,那希望就都放在女儿身上了。 “可是我朝律例也没说过女子不能入朝为官。” 叶砚薇的话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女子学院要怎么读?我能不能去?” “我帮我女儿问问。” 一时间之间,众人都开始询问女子学院的事情,场面一度失控。 叶砚薇和上官韵也是猝不及防的忙着把要去女子学院的名字记录下来。 兰琳儿也没想到这,女夫子没找到,学生倒是先给招了一批。 也算是完成一半的任务了,剩下的,她准备等着回去问问叶砚汐再说。 那边萧景旸和叶砚城两个人到了刑部大牢,他们在云湘的那间牢房里面发现了一个地道。 萧景旸要下去,却被叶砚城给拦住了。 “太子殿下,这事本来刑部也是有责任的。所以,刑部的人要知道。” 萧景旸认为叶砚城说得对,便喊来了刑部一些衙役,众人一起下去。 这个地道很是狭窄,瞧着并非是新修建的。 等着他们走了许久,才走到出口处,没想到这个出口的位置是一个荒废宅子的井口。 衙役们四处去寻找看看到底有没有云湘的身影。 玉安则是飞快的往大门跑去,瞧瞧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 叶砚城和萧景旸简单的看了一下这个宅子。 “这里不是普通的宅子。” 叶砚城觉得这个宅子的原来的主人起码也是个朝中重臣之家。 萧景旸也同意叶砚城的说法。 玉安又回来的说道。 “殿下,这里是曾经的凛王府。” “凛王府?” 萧景旸微微皱起了眉头,这位叔叔早就不在人世了。 当年的时候,他还小,听闻皇叔发疯,一把火烧了整个宅子,那场火据说没有一个活口留下来。 如今想来事情也许并不是那么简单。 “叶兄,你应该也听说过,凛王府着火的事情。” 叶砚城想了想,点了点头道:“那些都是传闻,最后刑部可有查到原因?” 叶砚城问着萧景旸。 “原因就是有人故意纵火,却没有一个活口留下来,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从此就成为了悬案。” 萧景旸把结果告诉了叶砚城。 “刑部大牢的那一场大火,也是烧得蹊跷,而我们却找到了这里。 那个通道想来就是为了救什么人用的。 如果当年凛王没死,或者诈死,也不是不可能。” 叶砚城觉得一个人凭空消失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萧景旸也想到了这一点。 有些事情正在逐渐的浮出水面。 又想起之前王定安说的话,王定安说当年追上父皇的人就是虎贲将军。 他和父皇都不相信,毕竟虎贲将军与父皇交集甚少。 可若是凛王想要谋篡皇位,下旨给虎贲将军,让他派人去杀父皇的话。 那事情可就不同了。 而虎贲将军当年同凛王交好,这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这个宅子需要好好的检查一番,玉安,你去顺天府让顺天府尹带人过来,把这里都搜一遍。” 玉安领命去了顺天府。 叶砚城和萧景旸等到了顺天府到了之后便离开了,去了宫中。 而之前被玉安留在侯府的两个暗卫,发现了萧景梅的不对之处。 萧景梅突然说要去外面的天香酒楼吃那家最出名的烤鸭,让身边的丫鬟去备轿。 于是,这两个侍卫就跟着一同去了。 因为萧景梅身份尊贵,天香酒楼给她安排了一个包间。 那俩侍卫就趴在窗户外面听里面的动静,在两个人听见屋子里面有另外一个女人的声音的时候,便给窗子捅了窟窿往里面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公主,多谢你的救命之恩。” 云湘也没想到这个公主居然能救她,还能让她躲在这个地方,吃的和从前她在苗家不相上下。 “我可不是单纯的救你。从明天开始,你要学习各种礼仪,还学习我的一举一动。 若是,你都学会了,学得非常的像,往后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就等着你了。” 萧景梅的话让云湘很是心动,她立刻就点头答应了。 而萧景梅正在酝酿她自己的计划,她的身份若是楚中福的夫人,那么这辈子都不会和叶砚城有交集的。 更不可能除掉叶砚汐。 但是,一旦她摆脱了这个身份,那她就可以换一种身份住到叶府去。 这样她就可以近水楼台,慢慢的让叶砚城对她有好感,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她要云湘模仿她,那接下来的每一步,她相信云湘都会听话的按照她说的做。 瞧见云湘的吃相,萧景梅很是嫌弃,没规矩的乡野村妇,让她以公主的身份进入侯府真是便宜她了。 “你慢慢吃吧!” 萧景梅一口都没有碰,起身带着丫鬟就走了。 云湘倒是不介意,有吃有喝的,无非就是学些礼仪,难不倒她的。 这让外面的那俩侍卫摸不到头脑,也不知道这公主究竟是要做什么。 两个人继续盯着萧景梅,另外一个人回去禀告萧景旸。 萧景旸和叶砚城两个人在宫中忙了许久,才回到叶府。 刚刚坐下来吃晚膳,就听玉安说那暗卫有事来禀告。 萧景旸让暗卫进来说盯着萧景梅的事情。 “回殿下,今日永康公主去了天香酒楼吃饭,定了一个包间。 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容貌和公主长得非常的相似。 那个女子说谢谢永康公主的救命之恩。 而永康公主要求女子要学习礼仪,还要那个女子模仿自己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