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归乡(1/2)

好书推荐:

归乡

襄王选妃的事,经过几天时间的传播和发酵,最终在京城内彻底传开,让朱景洪一时间成为了顶流。

而朱景洪强选所爱之人,更给他带来了些传奇性,也让时人对中选的薛家姑娘深感好奇。

究竟是何样钟灵毓秀的女子,才会让这位强势的襄王如此爱慕,乃至于连对方“年少失怙”都不顾了。

这次事件除在民间议论,军中自然也少不了传扬。

从侍卫上直军到京营,再到五城兵马司,到处都在谈论他的事迹,而他对侍卫们的那番话,也已在军中流传开来。

相较于百姓们的乱七八糟的议论,军中的谈论明显要正向许多,只因军中汉子对朱景洪品性了解更多。

此番事件,更印证这位襄王是个直率之人,而军中汉子普遍喜欢这样的人。

当然了,如今外界的议论和朱景洪无关,他已被皇帝严令闭门而不出。

每天都是喝酒嬉戏,日子过得不是一般的快乐。

但只过了几天时间,京城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儿子,睿王朱景渊因修书进展太慢,被皇帝罚了半年的俸禄同时其本人被禁足一个月。

随之一道发生的,还有集贤馆十三名学士被罢官,另有十一人被申饬贬谪。

世人只道皇帝是心情不好,才让素有贤名的朱景渊遭殃受罚。

但朱景洪却知道,这是他的“反击”奏效了。

罚俸禁足都是小事,但集贤观罢免贬谪二十多人,才会真正让朱景渊肉疼。

时间来到四月二十五,也就是王妃选拔的得到批复。

“循例办理”四个大字,让礼部官员终于明白该怎么做,此前他们一直都不敢擅动,生怕因此而触怒皇帝。

既是循例办理,一切自然有章程,当天礼部就给薛家送了公函,让她们回祖籍地准备成婚之事。

薛家祖籍在金陵,那自然要从金陵娶过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此宝钗早有准备,所以接到公函的武二十九年,承平十年乡试中举,而后一直科考不利,于承平十七年入仕,任湖南常宁教谕,正统二年升任安仁县丞,正统五年任湘阴知县,正统七年任宝庆府推官,正统九年任德安府通判……“

“正统十一年挂礼部员外郎衔,任襄王府长史!”

王培安说了一大堆,听得朱景洪是目瞪口呆,暗道此人履历未免也太丰富了些。

以举人入仕也就罢了,偏偏他还隔两年升一级,算的上是到点儿就高升,这是常人都羡慕不来的。

莫非他背后有大人物提携?可朱景洪仔细观察了此人,却又觉得不太像有贵人相助。

何况若真有贵人相助,哪会让他一直在湖南打转,真要提拔早早就做了京官了。

回想此人举人出仕,第一个职务乃是某县教谕,朱景洪便想起了一个人,这让他顿时大惊……

莫非此人,也是海刚峰一般的人物?朱景洪心里有些打鼓。

越想他就越觉得可能,此人到点儿就升的履历,恰恰也佐证了这一点。

很显然湖南那些地方官,是用高升的办法将其送走,让他去祸害其他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