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朱标的震惊:义务教育刻不容缓154(2/2)

好书推荐:

朱标微微一愣,思索良久,才朗声答道,“兵力?”</p>

朱桢摇头,“不!是知识!”</p>

“知识?”朱标一阵恍惚。</p>

“没错,就是知识。”</p>

朱桢点头,旋即继续道,“知识就是力量,唯有读书识字,才能够学习新的知识。”</p>

“大哥认为,这手摇式印刷机如何?”</p>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乃提高生产力之最佳工具!”</p>

朱桢继续点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p>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便是多了些未知的知识,大哥是否想过,若是大明子民,各个都能够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量,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场面?”</p>

“知识强大,便意味着接受和认知将会极大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国民素质的飞速发展,唯有增设学堂,普及教育,大力发展民生,才能够使得大明兵力强横。”</p>

“试问,一个大字不识的武夫,和一个熟读兵书,熟练掌握各种军事化管理和技能的将军,谁更胜一筹?”</p>

“自然是熟读兵书的将军!”朱标道。</p>

朱桢点头,“大字不识,武功盖世,哪怕是强如吕布在世,也有身陷囹圄的时候,更何况兵不厌诈这个道理,自古便有,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而身为将领,不仅要对战役的胜负负责,更要对麾下将士的和身后百姓的安危负责!”</p>

“所以,义务教育刻不容缓,开设学堂,更加刻不容缓!”</p>

朱标深深点头。</p>

朱桢的这一番话,恍若惊雷一般深深在他的耳畔炸响,便烙印在他的心里。</p>

这一刻,这位大明的太子爷,竟无比深刻的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p>

倘若人人都熟读兵书,岂不是全民皆兵?</p>

皆是,忠臣良臣贤臣遍地都是。</p>

正所谓,兵者易得,勇将难求。</p>

没有人会比朱标更能够理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名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同样将同胞生死放在心上的良将有多么的难得,可这种良将,放眼古今,屈指可数?</p>

可若是人人识字,人人读书,那么这个意义,不仅仅是对现在的大明,甚至于未来的大明,都是极为深远的!</p>

朱标深切的感到,义务教育,刻不容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