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老朱:报社是什么东西?115(1/2)
“大工程?这么说,桢儿你是已经有对策了?”</p>
一听这话,朱元璋连忙开口。</p>
朱桢摇头,意味深长的看了老朱一眼,接着缓缓开口,“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权力的壮大,都可以归根与君王对权力掌控能力的无能和昏庸,若是君王有着雷霆手段,足以让天下众生都顶礼膜拜,又怎会诞生内阁和司礼监这种机构?”</p>
“不过,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司礼监和内阁的诞生,都是权力失衡的体现,如果想要巩固权利,任重道远。”</p>
老朱跟着点头,表示赞同。</p>
这时,一旁沉默多时的朱标开口了,“老六,若是加强对继承人的培养,以及改革科举制度,取消认才举贤,改为更注意学子的个人品德,会不会对你所说的权力失衡有所改善?”</p>
朱桢摇头,思索片刻,继续道,“此举确实有效,不过如今的大名信息闭塞,若是仅靠官员的自我道德约束还不够。”</p>
说到这里,朱桢顿了顿,转身冲着朱元璋拱手行礼,接着话锋一转,道,“父皇,儿臣斗胆,有三个计策。”</p>
一听这话,朱元璋顿时身子一震,满是期待的盯着面前的朱桢,“讲!咱命令你讲!”</p>
“在此之前,还请父皇饶了儿臣的死罪!”</p>
朱元璋眸光一闪,“好!咱免你死罪!”</p>
得到朱元璋的这句话,朱桢微微松了口气,这才继续开口:“父皇,此前土地国有和承包制的现身,使得儿臣从中得到启发,归根结底,这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过大,都是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当,以及职权边缘的模糊化,相信这一点父皇要比任何人都清楚。”</p>
“所以,儿臣认为,针对权力失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
“第一,是从官员选举的道德品质入手,改善如今科举的八股文制度,增设不同学科,全面培养人才。”</p>
“第二,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另外,将权力下分,使得权力不在掌控在某一个,或者某一个家族手中,从而最大程度的杜绝胡惟庸案的发生。”</p>
“第三,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的传播来广为宣传,让天下众生都以滥用职权为耻。”</p>
“至于这最后一点,相信父皇已经清楚了,就是加强法度威严和尊严,让这大明的所有子民都知道法律凌驾于一切,甚至皇权之上。” “若是能够做到这四点,想必便能够最大程度的杜绝权力失衡的出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