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公子簌病危翼伯喧访鲁(1/1)
伴随渡船响起喊话声,翼国子民很快割裂成三类群体。 首类为翼国核心公族子弟,其等神情异常激愤,却又不敢擅自攻击渡船,便只能采用喊话模式回应。 “傲傲翼国,民心所向!” 渡船上的人听闻,当即抬出铜喇叭,回击翼国核心公族子弟。 转瞬间,翼国已落下风。 便在此时,以普通国人为主的第二类人,开始表现出摇摆不定的姿态。 对大部分普通国人而言,选择追随哪位国君,完全是视情况而定。 倘若国君强势,其等便会心生安全感,进而去拥戴国君。 一旦国君失势,其等会立即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出路。 翼国正肉眼可见的衰落,倘若继续追随翼伯喧,结局虽然不一定是家破人亡,但是绝对不可能再恢复往昔的富足。 正因如此,大量翼国普通国人已经摇摆不定。 而出身低微的翼国野人及奴隶,已然化身第三类人。 其等趁场面混乱,纷纷冲到河岸,随后不顾冰冷刺骨,径直跳入河中,朝渡船游去。 渡船上的人见此情景,当即将早已准备好的长麻绳扔入水中。 翼国野人及奴隶借助长麻绳,纷纷顺利登上渡船。 随后,便有人送上干燥衣物与暖汤,帮助其等恢复体温,再转运至大周疆界。 翼国公族子弟眼见如此,匆忙组织卫队,企图拦截翼国野人及奴隶。 然而,河岸延绵不绝,根本无法有效拦截。 非但如此,原本摇摆不定的普通国人,看到眼前这般场景,开始有人下定决心,加入到跳水逃亡的行列中。 一时间,跳水逃亡者大增。 即便翼国公族子弟奋力阻拦,仍然无法挽回颓势。 混乱一直持续到午后。 据事后统计,从翼国成功逃往大周者,竟高达八千余人。 翼伯喧原定的大宴席,则因为这场混乱,变得一片狼藉,最终悄无声息地撤场。 …… 姬宫湦收到情报时,恰巧准备动身前往洛邑。 寺人尨正在指挥下属收拾行囊,申后、姬宜臼及王子恬则在一旁叙话。 听闻翼国如此混乱,申后似乎有些于心不忍。 “大王,翼国终究是姬姓宗亲,且为大王亲自敕封。倘若因此而灭亡,反倒会有损大王威严。” 姬宫湦一时没反应过来:“如何有损孤王威严?” 申后道:“大王曾一度宣称,翼国为大周羽翼,而今却坐视羽翼折损。翼国乃大王唯一敕封诸侯,而今却三载而亡。” 姬宫湦笑道:“王后多思矣!翼国沦落到如今境地,皆因翼伯喧闭关锁国。” “话虽如此……” “事实便是如此!孤王将其视为羽翼,其却自行折断。孤王对其施以重恩,其却自寻死路。是以无损孤王威严,而彰显其愚昧。” 申后若有所思:“难怪天下其他诸侯,均选择无视翼国使者。” 姬宫湦正欲开口,大殿之外却响起急报声。 长羽甲士匆匆走进大殿。 “启禀大王,翼国有变!” 姬宫湦忙问:“有何变故?” 长羽甲士回禀:“翼国宴席撤场后,公子簌当众吐血昏迷,现下已时日无多。” 姬宫湦忍不住颔首:“真若算起来,公子簌也算一名忠臣!” 长羽甲士道:“翼伯喧将公子簌接入府邸,随后便当众宣布,即将亲自前往鲁国。如无意外,其现在已在前往鲁国路上。” 姬宫湦颇为意外:“鲁国?其为何去鲁国?” 长羽甲士自然不知。 内史伯朙分析:“大王,莫非翼伯喧已与鬼先生勾结?前往鲁国不过是借口,实则是为借机逃亡。” 姬宫湦当即摇摇头:“区区鬼先生,尚无资格勾结翼伯喧。” 申后道:“鲁国乃东方之伯长,莫非翼国打算归附鲁国?” 姬宫湦再度摇头:“即便翼伯喧愿意舍弃翼国社稷,鲁侯称亦不敢收纳翼伯喧。” “为何?” “大周与翼国交恶,收纳翼伯喧,便意味着与孤王作对。” 申后点点头:“大王可知翼伯喧图谋?” 姬宫湦长叹一口气。 “目前尚未得知!” 不远处的寺人尨突然开口。 “启禀大王,小的倒是有一种猜想,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姬宫湦朝寺人尨大笑起来:“那便不讲罢!” 寺人尨忙道:“小的以为,翼伯喧或是想借同宗血脉之名,利用鲁侯称之忠,进而向大王求饶,进而保存翼国社稷。” 姬宫湦听罢,忍不住颔首。 以鲁侯称为人,倘若翼伯喧只是派遣使者,其尚能拒绝接见。 而今翼伯喧亲自造访,鲁侯称碍于情面,定然会选择会面。 姬宫湦若有所思。 “翼伯喧与鲁侯称会面后,必定会拼尽全力说服对方。” 寺人尨应声道:“届时鲁侯称向大王求情,大王如何应对?” 姬宫湦大笑:“糊弄即可!” …… 三月二十日,天朗气清。 卜师廿预测的江淮大涝尚未出现,反倒是北域雨水丰沛,水草无比茂盛。 北域戍卫团趁此良机,不断扩大实控疆域,同时开辟新草场。 不少新国人闻讯,亦开始选择北上租用草场。 虽然尚未形成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场景,却也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 姬宫湦抵达洛邑宫苑时,仔细聆听赵世父使者禀报,内心深处反倒想起了前世。 大河之水浑浊数千载,除气候变迁外,上游开垦无度亦是关键原因。 姬宫湦最初设立草场,本质上便是改变游牧模式,使草场固定化,形成自有概念,进而从根源上防止开垦过度。 而今,姬宫湦却发现其中有个严重的漏洞。 草场采取租用模式。 倘若有人无节制放牧,直至草场化为荒地,又重新租用其它草场。 如此往复,草场模式便会彻底陷入死循环。 …… 姬宫湦正思索对策,门外却响起一阵马蹄声。 “寺人尨,发生何事?” 寺人尨连忙回禀:“大王,应当是邦谍密使。” 姬宫湦颔首:“召其觐见!” 寺人尨立即着手安排,很快便有一名中年男子走进议事厅。 “启禀大王,翼伯喧亲自造访鲁国,鲁侯称果然被其说服,目前正赶往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