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被老师提问34(2/2)

倒是一旁的高阳,听的很认真,在老学究提出问题的时候,还主动站起来回答了一个问题。 </p>

萧天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房遗爱,只见,这家伙坐姿端正,时不时的点头、摇头,这让他有些惊奇。直到,他看到房遗爱的嘴角,有口水流出来,顿时,从惊奇,转变为佩服!尼玛,一边摇着脑袋一边睡觉,这技能牛掰! </p>

“萧天、萧天,先生叫你呢!”高阳在一旁捅了捅萧天。 </p>

擦,这一幕又是好熟悉,当初上课看小说,没少被同桌提醒。 </p>

对此,萧天早有经验,一边作出一副深思状,一边冲高阳打眼色,让高阳给自己点提示。 </p>

见高阳无动于衷,萧天无奈,只能开口道:“先生,抱歉,我刚才正在思考你之前讲解的内容,有些入神了,您麻烦您将问题重复一下吗?” </p>

虽然明知道萧天是在胡说八道,但对于萧天这态度,先生还算是满意,于是,重复了一遍之前的问题:“萧天,你来解释一下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p>

萧天一听,心下大定,至少这次不用丢人了。这算是《论语》中,即便到了现代,仍然有很大争议的一句话。 </p>

之所以产生争议,是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所有字,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一些句子,就会因为断句的不同,拥有不同的含义。 </p>

而这句话,在唐初的时候,应该是断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对待老百姓,可以使唤他们,但不能让他们知道太多道理。 </p>

通常,一般的私塾,教导《论语》的时候,都会将这句话跳过。因为这句话中的愚民说法,跟孔子的儒家学说有些格格不入! </p>

而现在,是老师在教导皇子,以及文官、勋贵子弟,那么,这句话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拿出来了,因为在坐的,都不算是‘民’。 </p>

萧天想了想后,开口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百姓掌握了诗、书、礼、乐这些东西,就该让他们自由发挥,不要多加约束。如果百姓还玩不来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p>

杜荷从萧天到来之后,就一直用仇恨的眼神盯着萧天,现在,终于抓到了机会:“哼,胡说八道,前日先生刚刚讲过……” </p>

“杜荷,住口!”先生呵斥了一句后,便沉思了起来。脸上时而露出惊喜、时而露出兴奋。 </p>

别看只是一句话的理解问题,但是,这句话,可是出自《论语》! </p>

这相当于于什么?相当于,老师提问一个学生,问学生π=几,学生回答老师π=3.16,而不是3.1415926,还给出了合适的理由一般。这已经是一种学术界的颠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