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被摁在地上摩擦的史思明(1/1)
史思明的前锋骑兵再一次冲过来。 这一次冲击得更猛,直接冲击到了李光弼步兵阵前,打算强行开战。 那些健壮的战马,汇聚在一起,上面是骁勇精锐,震动大地,呼啸而来。 唐军士兵面露惊色,但无一人动,他们手持长枪,列出严密的阵。 空气中混杂着汗臭、马臭和兵器的味道。 但士兵们却已经闻不到了,他们大脑一片空白,只是本能地守在那里。 等叛军骑兵压来的时候,长枪扎到了战马。 最前面的战马发出阵阵哀鸣,提起了前蹄,向唐军士兵踹去。 有的战马踹了空。 有的战马却因为受不住速度,撞到了密集的长枪上,被扎得鲜血直流,一千多斤的身躯掀飞了好几个唐军士兵。 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 那些被掀飞的唐军士兵,有的当场惨死,有的倒在地上,感觉内脏已经碎成一团。 但战马是冲势,却被唐军硬生生给顶了下来。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朔方调过来的士兵,绝对可以算是精锐了。 这种冲阵只是小规模,双方厮杀了片刻,叛军骑兵见唐军军阵极其严密,便纷纷退走。 颜杲卿见状,立刻下令弩兵再一次对叛军展开射击。 这一次叛军退到了至少百米之外。 史思明依然不着急,骑兵稍退很正常。 骑兵就是以高机动性着称,退到一百米之外,随时可以再一次发动进攻。 骑兵战术就是灵活的疲敌战术。 退与兵法也吻合。 叛军开始整顿队形,显然准备休整一下之后,再想办法袭扰唐军。 按照史思明的骑兵数量,使五千唐军疲惫,并不是难事。 可名将的厉害之处就是化腐朽为神奇。 李光弼可不给他们调整的时间,他立刻下令出动一千弩兵。 这一千弩兵从步兵军阵中出列后,竟然主动往前推进,开始轮番射击叛军,箭雨不断。 叛军骑兵一看对方的弩兵居然离开了长枪兵的掩护,单独出列了,立刻就想要回击回去。 因为单纯的弩箭阵,不具备防御性,就算弩箭再密集,骑兵可以利用优势兵力,从侧翼冲锋。 这样一冲就散。 果然,史思明觉得机会来了。 他立刻下令骑兵继续后退,骑兵快速后退到弩箭手的射程之外,开始迅速汇聚,准备冲击那支弩箭手。 可这个时候,在城门前的长枪兵则在李光弼高超的指挥下,开始往前推进。 竟然熟练地和弩箭阵融合。 等史思明的骑兵再一次攻击过来的时候,迎接骑兵的还是长枪兵! 远处有弩箭手的密集进攻,到了近处要面对严密锋利的长枪阵。 毫无疑问,骑兵短时间内经过这双重打击,肯定是没办法击破唐军的军阵的。 看到这一幕,史思明懵了。 还能这么玩? 他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指挥战术。 “敌军主将到底是何人!”史思明忍不住愤怒地问了一句。 用李光弼自己的话来说:“这叫无形击有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也记载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史思明再一次发动了几次类似的进攻,无疑都被李光弼这种复合型军阵给击退。 城楼上的颜杲卿看了忍不住叫好,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出色的临阵指挥。 这个时候,史思明只好下令骑兵先撤回来。 任何一个兵种,想要单一作战,都很脆弱。 包括骑兵。 传统意义上,骑兵作战需要步兵配合。 骑兵疲敌之后,不可能充分地杀敌,还需要步兵上去推一波。 而现在,史思明面对的局面是骑兵根本无法撼动李光弼的步弩协同。 他只能等他的精锐步兵过来,以骑兵和步兵协同来作战。 这种协同就是以步兵做前锋,推进过去,吸引唐军的弩箭手,以骑兵做侧翼快速袭扰、包抄。 这样唐军就会疲于应对了。 史思明能想到的,李光弼难道想不到? 半个时辰后,李光弼就接到了一条情报。 “将军,叛军步兵进入九门了!” 李光弼听闻之后,立刻开始安排营帐内的骑兵。 他把一千骑兵全部调动了,史思明根本无法反应过来李光弼已经调动了骑兵。 唐军骑兵风驰电掣一样朝九门赶去。 吃中午饭的时候,史思明喝了好几碗酒,大声说道:“等步兵一来,我定要击破唐军军阵,不破城,誓不罢休!” 就在这时,史思明收到斥候的消息:“报!将军,我们侦查到一支唐军骑兵正朝九门赶去!” “什么!”史思明大吃了一惊,随即一把掀翻了桌子,怒吼道,“唐军主将到底何人,竟能算到这一步!立刻调动三千精锐骑兵去拦截!立刻!” 史思明已经来不及了。 步兵和骑兵不同,步兵行军,必须休息。 此时史思明的步兵,在九门吃了饭,还在休息。 而且由于急行军,都很累。 根本不是战斗状态。 等他们听到如雷般的铁蹄声朝这边涌来,已经来不及了。 唐军骑兵手持长槊,如同洪流一样冲击过来, 喊杀声瞬间惊得林间群鸟飞起。 尘埃飞扬之间,骑兵转瞬杀到。 还在临时休息的叛军乱作一团,成了待宰的羔羊。 到处都是惨叫声,鲜血如浪。 战斗结束得很快,等蔡希德带着叛军骑兵到的时候,叛军步兵死的死,逃的逃,已经不再是一支能作战的精锐。 蔡希德像是霜打的茄子,回去汇报了情况之后,史思明整个人如同五雷轰顶一般。 他直勾勾盯着城前,又看了看那里的营帐。 他知道这一次遇到对手了。 失去步兵的协同,单纯的骑兵,可以打河北一般的城池没问题,但要对付李光弼这样的名将,是不可能了。 而且史思明无法断定,后续会不会有唐军援军过来。 所以他下令撤军。 这一战,可以说让史思明损失惨重。 最重要的是,史思明在清河磨了半个多月没磨下来。 来常山后,骑兵没能破阵,连精锐步兵也全丢了。 史思明那股锐气,被张巡磨了一遍,又被李光弼打没了。 他需要调整。 ps:这一战,根据真实史料编写,觉得不真实的大佬可以去要求改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