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作曲家江北224(1/2)

好书推荐:

灯光灿烂之后。</p>

李卫红身着一套洋溢藏地风韵的服饰登台。</p>

甫一露面,台下掌声顷刻响起,宛如潮涌。</p>

不少年长者泪水盈眶,饱含热忱。</p>

皆以拍掌竭力抒发对这位华语音乐殿堂的老艺术家的崇敬之情。</p>

人群中不知谁先喝彩:“神女。”</p>

紧接着,全场应声回应:“神女,神女,神女。”</p>

李卫红师尊望着全场热烈的观众,嫣然一笑,随即手抚心口,朝席间观众恭身施礼。</p>

随即,李师挥动手势示意宁静。</p>

全场瞬时平静如湖,人人安默如初生婴孩,在李师面前显得格外驯顺。</p>

《天籁之音》结束后,群歌手并坐于榻,仰视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李卫红师,均不禁投去敬慕的惊叹。</p>

阿敏说道:“不愧为李师,唯有李师出场,方有如此人气。”</p>

身为退离歌坛已久的歌者,阿敏心中依然揣抱着歌唱梦想,不然亦不会欣然投身《天籁之音》。</p>

目睹李卫红师的声望,阿敏暗生后悔,若是未曾主动撤离乐坛,自己是否能同今日李师般备受尊重,众人仰望。</p>

千人仰止,众星捧月。</p>

场下,三位评判赞不绝口。</p>

“瞧,这才是气概,这便是名望所在。”</p>

“我们李师气势无双,无人能及。”</p>

“一出即是赢家,李师一登台,我估摸这局定了。”</p>

平日高谈阔论的三位评委,此刻温顺如猫咪,不敢妄议李师。</p>

电视机旁,江北闻及三人言论,不由得发出一声不屑的嗤鼻。</p>

此三人为何意?岂非误导视听?</p>

我倒要看看,苏楠此曲难道逊色于李师吗?</p>

然三人口说一辞,观者定以为李师演唱最佳无疑。</p>

初裁时,江北曾欲割舍这一段。</p>

然而杨洋力主保留,他无法违逆,只好看留至今。</p>

如今看来,的确应当删去。</p>

江北心中暗许,倘若三人敢再多嘴卖好,他必定设法换之。</p>

思绪至此,江北侧目望向苏楠。</p>

见苏楠面对三评判的称赞并未流露不满,江北微微叹气,料想他轻看了李卫红师在世间的人气。</p>

人气已至如斯,她仍毫无波澜。</p>

节目继续播放。</p>

全场静寂之时,李师紧闭双目,轻舒两口气息,复睁眼帘。</p>

随后向调音师点头示意。</p>

教师敏锐捕获信号,深知不得对李卫红师的演出有丝毫懈怠。</p>

毕竟,他也是李师之忠实追随者。</p>

光晕流转,丝弦悠扬。</p>

极具藏风的乐器如胡琴、札木聂、扬琴声交织于乐音中,顿时令整个场馆萦绕浓厚的藏地韵味。</p>

李师凝神聆听伴奏,低语开唱:</p>

“晨曦我在青翠牧场上驻足,</p>

遥望神鹰披霞,如云飞越碧天,</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