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爱心之曲223(2/2)

好书推荐:

开场的几句,让台下审听团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p>

这是新曲。</p>

似乎是专为藏胞谱写的佳作。</p>

人们庆幸有如此运气,毕竟并非人人能有幸提前聆听到李导师的新曲。</p>

仅四句歌声,李卫红导师便引领听众进入了那份遥远广袤的雪域西藏。</p>

许多人闭目体会,品味歌中的深远意境。</p>

“黄昏我在峻峰之上驻足,</p>

目睹铁路穿入故乡山谷,</p>

犹如巨龙跨越重峦,</p>

为皑皑雪域带来安宁。”</p>

李卫红唱至此处,听众方悟其中含义。</p>

此歌唱颂的是新近开通的青藏铁路。</p>

众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对比只会咏唱儿女情长的歌者,李导师歌曲的宏大气度更令人折服。</p>

三名评委也心领神会,低声议论:“啊,这是颂唱青藏铁路,李导师胸怀广大。”</p>

审听团中几个身着藏服的中年人亦以独特的民族方式表示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及对李导师的敬仰。</p>

老艺术家,莫过于此。</p>

“那是神奇的通天之路,</p>

带领我们走向世外桃源,</p>

青稞酒与酥油茶更醇香甜美,</p>

幸福歌声飘向四面八方......”</p>

一曲终止,当李老师用响彻全场的高昂尾音结束这次竞技,全场听众齐唰唰站立鼓掌。</p>

每个观众都用力表达对歌曲的挚爱,并敬佩李老师铭记民族融合和宣扬博爱的精神,这才是艺术家的担当。</p>

网路上网友们热烈讨论,评论区里热议不断:</p>

“哎呀呀,此曲甚美,还想再听数十遍。”</p>

“不愧为李导师,这歌唱得实在妙极了。”</p>

“我身为藏民,每当祖国修筑青藏铁路时,心中便涌起对国家难以言喻的热爱。</p>

我言语拙笨,总不知如何表达,听完李导师的歌声,我便明白了,这就我所想说的。</p>

定要学好这首歌,然后前往青藏铁路品尝。”</p>

“青藏铁路不仅是铁路,更是通往福祉康乐的道路。”</p>

“这首歌何人所作?”</p>

“毋庸赘言,如此宏大爱心之曲,或是李导师亲笔,或许是哪位资深填词或谱曲大师之作。</p>

年轻人怎能写出这种歌曲,需经历沧桑,胸存浩气。”</p>

“我极爱这首歌,爷爷听完流下热泪,他是上一代藏医,终生致力于发展藏医学。”</p>

“致敬前辈藏区战士。”</p>

……</p>

听到李导师这首歌曲时,在观观众无一人不竖起拇指赞扬。演艺厅掌声雷动,在李老师挥手示意后,掌声慢慢平息。</p>

李老师手持话筒道:“谢谢诸位,这首歌名为《天路》,希望各位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