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三阶段实验成功(1/1)
“好险,差点就碎了!” 王武惊呼道:“这些设备看起来陈旧,但是一组装,绝了!没有一个多余的零件,我好像还能根据理论学术看懂它们的作用。” “这设备,我天,比我年龄多大!” 郑阳摸了一把,手指上还有着一抹灰。 “太寒酸了吧?这能做成什么实验?说出去不得被笑死!咱们可是西南科大的学生,是重点学院,资金雄厚,师资力量很强,几个设备还搞不到?” “我去和爷爷说说,弄个新的来。” 谭雪开口。 “不用,这东西弄不到。”孙阔摇头。 “还有弄不到的东西?”郑阳不屑一笑,“夸张了吧。” “二极管对撞质子容器装置。” 孙阔淡淡道。 “嗯?” “啥?” “什么装置?” 三个人愣了一下。 随即全都笑出声来。 对于孙阔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荒谬的话语,他们根本不相信。 王武一手搭在了陈明的肩膀上,说道:“这怎么可能?” 陈明也回应道:“这个装置只是处于理论阶段,想要实行起来还是很难的,老师你别逗我了!” “还在组装?”郑阳哭笑不得,“二极管虽然普通,但是要改造成为能支持质子对撞容器的何其之难?可以说,没个几百亿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的,你说弄这些就搞了几万,很难相信啊。” 他们想劝说。 也有人想要扭转一下孙阔对二极管质子对撞的理解。 但,孙阔没有搭理他们,拿着零件自个组装起来。 谭雪看不下去了,起身刚一劝说,突然发现不对劲,仔细一瞧,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指了指道:“这这不可能,粒子对撞耦合机?真的,被你弄出来了?” 两分钟,组装完毕。 十分钟,开始测试电压。 二十分钟,一个大型的二极管质子对撞装置已经完成。 触发点火装置的一刻 ‘轰!’ 一声巨响! 原本空旷的实验室内顿时回荡起阵阵沉声,紧接着光芒一闪,所有人都睁不开眼,大量的能量被源源不断的收入容器之中。 四个人大为震惊,隔着容器都能感觉到里面的能量有多么恐怖。 嗡! 一阵嗡鸣声。 整个西南科大的电压极为不稳,断电不说,连一些其他导师的实验都不得不中断。 半个小时后,对撞的实验已然结束,两方的质子相互碰撞,所形成的巨大能量已然收入了装置内,能够为西南科大免费供电五年之久,能源相当清洁,使用起来不会对大气形成污染。 这一次的实验成果,比第二阶段要好,也算是一个小成功。 孙阔咧嘴一笑,望着屏幕上所显示出来的数据,一扭头! 一个也不动了! 郑阳,陈明,王武三人嘴角抽搐了几下,难以置信的看着那几个数据。 谭雪小手颤抖,默默掏出手机,给谭阳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身为一名老院士的亲孙女,对这些数据极为敏感,怎么可能不知道? 非专业出身,但对实验的热情是一点也不减,随谭阳东跑西看,还写过不少学术论文,尤其是粒子对撞耦合机的概念很早就已经产生了,但没人能拿的下来,甚至连最基本的装置从哪一处着手也没人知道。 清洁型可再生能源,是诸多国家梦寐以求想要搞到的。 许多自以为是的天才,被称为妖孽级别的人,硬是花费了半生也没搞出个头绪。 最后,被一个连高考都没参加的小子弄出来了。 谭雪低声呢喃:“他真的,没参加高考吗?” 半响。 谭雪揪住孙阔的衣领:“你能量装置,点火装置,这一套设备快十多年了吧?这是怎么弄到的?” 对于粒子对撞耦合机的每一个装置的部件,她都处于空白阶段,只是从谭阳以及其他院校的院士得知,粒子对撞耦合机的成功制作是跨时代,会改变将来各个国家布局的一个关键技术。 “二极管对撞质子容器装置。” 孙阔含笑道:“这很难吗?” ‘嘶!’ 郑阳倒吸一口凉气,他揪住陈明的手腕,“快,抽我,狠狠抽我!我不是在做梦吧?这玩意他真的搞出来了。” “额” 孙阔无语,白了一眼,“如果不是因为被装置限制了能量的最大输出,光是能量收容装置还能将溢出去的能量全部捕捉回来。如果不是受制于钱财,这东西,两年前我就搞定了。” “什么?” “这” 三人面面相觑,哗然一声。 孙阔懒得看他们一眼,扭头就朝门外走去。 “等等!” 谭雪拽住了他:“去哪?” “这一阶的实验已经结束了,没发现实验室大楼的电压装置不稳吗?趁着这一段时间倒不如回寝室好好再琢磨琢磨。”拽开谭雪的手腕,孙阔嘴角嘟囔了一声。 第三阶段的实验完成之后,留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至于这几个人的问题,孙阔也懒得回答,谁让他们在自己组装的时候只顾着嘲笑。 谭雪小嘴轻咬,捏了一下自己的小脸后,缓缓靠近,想要凭借着可爱呆萌来俘获孙阔的心,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孙阔老师。” “孙” “喂,你去哪?” 没几分钟,一辆辆车停靠在实验室大楼门口。 谭样,王占局,张院长等人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在他们手中还拿着一个对能量分析的仪器。 “怎么回事?整个学院一大半都停电了!能量释放的这么大?是要炸了实验室吗?”谭阳问道。 郑阳几人回答不上来。 反倒是谭雪解释道:“不是要炸实验室,是质子对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造成了电压不稳,损坏了电器器。能量,已经被孙老师用装置给收集起来了,就在那容器里。” 手指一指。 几人看去。 张院长激动万分,“他真做到了!这至少要几百亿才能创造出能收能量的装置,他才用了多少?几万!这些老旧的装置是怎么弄的?” 最初的粒子对撞耦合机的理论概念,张院长可是亲自参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