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不可以是她(1/1)

吴家婶子又和妈妈聊了一些其他家长里短的事情。 然后妈妈就带着顾锦书要回家了,也已经快中午了,马上要做午饭了。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拉着顾锦舒的小手边走路边思考着事情。 这时候只听妈妈喃喃的说道:“是谁都可以,就不可以是她。” 顾锦书在心里琢磨着妈妈口中的她是谁,是柳莹莹吗? 什么事情不可以是她呢? 但是她不能问妈妈,问了妈妈也不会说的,因为她还是太小了。 母女俩到了家里好爹已经回来了,黑妞大姐这时候把50个小土袋子也装的差不多了。 顾锦书就同意让她休息一下,可以出去玩了。 好爹就向妈妈说了他去青山屯,找到媒人退彩礼的事。 经过一番口舌对方同意了退还彩礼,只要是退回同等价值的东西,他们是同意退亲的。 并且已经与他们定好了,三天之内就会把彩礼退回去。 好爹又叹了口气道:“只要退还了彩礼,这件事情也就算是了结了,大嫂也能够了却一件心事了。” 妈妈也很高兴这门亲事终于是退了,然后就去做午饭了。 好爹就与顾锦书商量着拿什么东西抵彩礼。 36尺白花旗和20尺趟绒布一共是56尺。 给他拿同等数量的布就可以了,苞米面是现成的。 现在大苦春头子的,白菜土豆算是这里唯一的青菜了,还是比较稀缺的。 他明天要去一趟公社,想办法买150斤白菜土豆,到时候连曹操糕一起买了。 顾锦书就从自己的百宝箱里拿出了十米长一块的瑕疵布5块,一共是50米。 然后又拿出一块6米长的灰色布料,加起来就一共是56米,让好爹看看行不行。 好爹有些心疼的摸着这些布料叹息的说道:“真是没办法,这些好东西真是舍不得给他们。 但是你奶奶就是那样爱小的人。 如果真像你所说的把东西偷出来,她要是发现丢了东西,一定会生一场大病的。 都快70岁的人了,在孝顺与理智面前,我只能选择孝顺而委屈你了。” 说着好爹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 顾锦书不在意的说道:“好爹,怎么能说委屈我呢? 最起码我们帮助二姐退掉了那门亲事, 再说了,奶奶她以后也会把这些东西留给你和大伯的。” 其实顾锦书也就是这么说,东西到了郝老太太手里,再让她拿出来,简直比割她的肉都难受。 好爹摸了摸顾锦舒的头,无奈的笑了笑。 然后说道:“现在天气暖和了,这时候的鱼是最好吃的。 我们还有渔网呢,下午我去试试打打鱼,看看能不能打到。” 顾锦书的眼珠子都放出了亮光马上喊道:“我要跟着去,我还没打过鱼呢”。 这时候她已经迫不及待的跃跃欲试了。 正在锅边做饭的妈妈听到顾锦书的叫喊,无奈又宠溺的看向她:“锦书,你说你以后也慢慢大了,说话要矜持,不要总是那么大声,那么高的嗓门子。” 顾锦书紧着鼻子向妈妈哼了一声,一副我就不的表情。 好爹到外面拿出了一根长长的树杆子。 这是以前他们上山砍树时故意找出来的。 然后他拿出了小型的斗形渔网,在上面穿上了一个铁丝圈,又把渔网绑到了长木杆子上。 好爹说屯子里有一户会打鱼的人家有这样的渔网。 这地方把这种形状的渔网叫做搅捞子。 一会他要去那户人家,把凿冰的冰穿借过来再去打鱼。 顾锦书知道自己的空间里有那种东西,就要拿出来。 好爹说现在风声紧,他借一下就可以了。 还说以后不要让她再往出拿铁器了,说不上哪天来了人就会被翻出来收上去的。 顾锦书说那就把家里的铁器都收到空间里,以后用了再拿出来。 到中午吃午饭的时候,黑妞大姐也在外面疯完回来了。 一听说好爹要去打鱼,她说她也要跟着去,好爹当然也是同意带着她的。 反正现在还没到春耕的时候,家里也是没有什么活计的。 大家这时候也都是上山跑跑山,打打鱼什么的。 吃完了饭,好爹扛起搅捞子和两个土篮子,带着两个闺女都换上了旧的外衣围上了围巾。 就去村西头的刘老头家借打鱼的冰穿。 顾锦书和黑妞大姐也是跟了进去,走进了刘老头家的院子。 他家院墙有三面是石头墙,上面是土墙头,正房是两间土坯草房。 自从来到这个屯子,她见到的都是一水水的低矮的土坯草房子,不带有第二样的。 走到了屋门口刚一脚踏进去,顾锦书的小腿差点没够着地,就如同一脚踩进了地窨子。 这屋子的地面挖的好深呢,要是下雨了,雨水能不能倒灌进来被淹了? 但是还好,屋子虽然是又深又黑,却收拾的非常干净。 这时候就看到刘老头正坐在屋门的门槛子上,补着地上的破渔网。 看到了好爹和两个孩子进来了,他还有些惊讶。 连忙站了起来,热乎的让好爹赶快进屋坐。 好爹客气的说道:“刘叔在家呢!” 然后马上又让黑妞大姐和顾锦书问刘爷爷好。 她俩就忙向刘老头打了一声招呼:“刘爷爷好。” 好爹就说道:“刘叔,我是想来借你家的冰川用一用,看看能不能打上点鱼来”。 刘老头急忙说有,就走到厨房后边,在一堆放破烂东西的地方,把冰穿拿出来递给了好爹。 东北这个地方原本就人烟稀少,连这里的省会城市建城也还不到100年。 星星点点的乡村建村子的时间就更短了。 因为本地的土着人很少,基本都是从南方各省聚集逃荒过来的。 但哪怕都是彼此互相不认识的人,只要聚到了一个屯子里,大家都是齐心协力相互帮忙的。 这样的抱团取暖,互相帮助也都是为了能够共同的生活下去。 所以这里面的民风还都是很淳朴的。 有什么东西互相都是借用,没有东西藏着掖着不外借的。 也有一些极个别的小气吝啬的人家,屯子里的人就认为他们家是没有人情的,所以都不愿意与他们交往了。 还会留下个房顶开门,灶坑打井的名声。 刘老头又告诉了一下好爹一些打鱼的方法。 好爹就拿了冰穿,带着两个女儿向村西头的那片芦苇塘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