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开山之作(1/1)

好书推荐: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直播互动的时间。 期间,袁飞过来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呢?” “给古人们直播呢~~” “真的吗?那替我给祖龙嬴政问声好!”袁飞笑嘻嘻。 “没问题,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就说,希望他长命百岁,别吃丹药,顺便一统欧洲吧!” “好的,他会知道的。”周瑾玉笑道。 嬴政心下了然,那什么丹药果然是方士骗人的东西! 至于欧洲? 嬴政回想了下之前看的世界地图欧洲的位置,哼了一声,后世人真是会异想天开。 从咸阳到欧洲,大军那是需要多少的粮草才能好满足?举国之力吗,然后各种沙漠,草原等恶劣环境里 先死一批人,遇到中间的游牧民族,又死一批人,等到了目的地,怕是只剩下几个人了吧。 拿什么来征服? 大秦都不用胡亥来霍霍,自己就先崩溃了。 李斯却暗自惊心:原来陛下在后世人心中地位如此高吗? 而且什么叫祖龙? 意思是所有皇帝的祖先吗…… 不得不说很贴切。 刘邦酸溜溜:难道乃公就没有值得你们后世惦记的功劳吗? 你们忘了你们的汉族是怎么来的了? 周瑾玉可不知道他心里的小九九,照例问好开始抽人。 各朝君臣们和百姓们都默默祈祷自己能被抽中。 “第一位,秦朝谷。” 猛然听见自己名字的谷不敢相信,看见周围的人都激动地看着他,他有些慌张。 伸手摸了摸身上褴褛的衣服,舔舔干裂的嘴唇:“我……我不知道问什么……” 匆匆赶来的里正急得拉住他:“能不能让周姑娘跟陛下说说,今年的口赋能不能少点,收成实在是不好……” 谷急忙照说了。 周瑾玉如实转达。 嬴政让李斯酌情处理,他倒是想问点什么,但是周瑾玉并没有和他连线。 “第二位,汉朝周勃。” 刘邦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爱卿啊,你要问什么呢?” 周勃问道:“陛下有什么想问的吗?” 刘邦想问的倒是挺多,但是这毕竟是周勃的机会,于是大度地挥挥手:“没事,爱卿就问自己想问的事情吧 。” “多谢陛下。”周勃问出心中一直以来的疙瘩:“请问周姑娘,在下想问问后世是挖了我儿周亚夫的墓吗? ” 周瑾玉查了查资料说道:“我查下。周亚夫的墓在很多地方都有呢……景县有他的衣冠冢,新乡也有周亚夫 墓,咸阳周氏坡有你和周亚夫的墓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骑兵俑等文物。就是之前在国家博物 馆看到的那些汉代俑。 丰县的县志也有记载在城东北十二里是你的墓,你旁边就是周亚夫的墓。 一般来说现在我们国家是不主动发掘任何古墓的,基本都是抢救性发掘。就是因为各种原因陵墓被毁坏,我们才会抢救挖掘。” “好好好!多谢周姑娘解答。”听到这里,周勃放心了。 刘邦有些羡慕,怎么有这么多的墓地?莫非周亚夫极其受人喜爱? 其他大臣低低交谈。 “后世人把挖坟的人叫做考古工作者?” “仔细听听还是很贴切的,毕竟他们又不是盗墓把东西拿去卖。考古,就是考据研究古代的意思吧。毕竟我们现在离后世这么远,算得上是古代。” 身边的人点点头:“没错,就像夏商周对我们来说也是很久远的朝代一样。” “不止,还有比夏朝还要久远的朝代,虞朝。” “没错。” “不知后世人有没有挖到虞朝的东西?” “太久远了,比我朝还要久远,要是到了后世估计什么东西都化成灰了吧。” “未必。” 在大臣们的谈话中,周瑾玉念到了下一个人:“第三位,汉朝班昭。” 白发苍苍却依旧优雅大方的女子抬起头对着天幕恭敬行礼:“班昭见过周姑娘,我想问问,后世人对于家兄的《汉书》 是何评价?” 真是问得正好,周瑾玉将《典籍里的中国》之汉书一期播放出来,并说道:“这是央视的文化类节目,这里 面述说的比我说的要好要正确。” 班昭点点头,认真看着天幕。 刘邦一下子跳起来:“好好好!我大汉的《汉书》出来了!!” 其他人也都全神贯注起来。 依旧是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儒雅主持人。 【东汉初年,班彪续写《太史公书》,之后其子班固开拓格局,断汉为史,定名汉书。为后世了解和研究西 汉社会留下了最重要的史书。】 【这就是华国纪传体断代史书的开山之作——《汉书》。】 等等,刘彻眯起眼睛:太史公? 是哪一朝的太史公? 如今的的太史令是……对了,叫司马迁。 上面说的是这个人吗? 此人确实才华横溢,且与其他人一起定制了《汉历》。 他是后面写了什么书吗?不知后人如何评价?比之《汉书》如何? 纪传体断代史书的开山之作…… 班昭泪眼朦胧,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 听到天幕称她为史学家、教育家的时候,班昭摇摇头,她的才华不及大哥的十分之一。 “啪啪啪!”刘邦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好!我大汉的女子就是这么的优秀! 一旁的戚夫人两眼发亮:她是陛下最宠爱的人,她生的如意聪慧机敏,比太子刘盈还得陛下喜爱!就不知后世人是如何评价她的? 评价会不会比这个什么班昭还要高? 毕竟她可是皇帝的妃子! 刘彻听到了司马迁的名字,果然,那个写《太史公书》的人就是他! 看来此人的才华确实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官之变化,即民需之变化,贯通古今,方可看清发展。】 【看清发展,要上溯起源,欲作《百官公卿表》要先明白,为何有百官。】 【上古之时,先贤治天下,善作为者,因其所长而为官。】 【为黎民做事,为天下做事。而最优者被推举为民师。】 【天下之所以有官,源自黎民之需。】 【大禹作司空,带黎民平水土。】 【弃作后稷,教黎民播百谷。】 【咎繇作士,为黎民正五刑,此为百官公卿之祖。】 一席话,让班昭落下泪来。 真好,后世人从未忘记大哥的初心。 最后天幕里四人白发苍苍地聚在一起的画面让眼泪未干的班昭又笑了起来。 后世人真真可爱~~ 这样的画面都能想得出来,不过,这何尝不是她的心愿呢…… 刘邦急忙命人记录下来,张良细细品味,越品越为其才华所折服。 刘彻也很高兴,大汉后世人才辈出,不过现在也不差,那个司马迁得让他施展出他的才华~~ 嬴政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汉居然能延续四百多年。 李斯自叹弗如。 其他王朝纷纷点头:《汉书》确实是惊世之作,与《史记》堪称史书上的双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