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度两镇——薛平(1/1)

好书推荐:

薛平,字坦涂,绛州龙门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右武卫大将军薛仁贵曾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孙、昭义节度使薛嵩之子。出身河东薛氏南祖房,十二岁时为磁州刺史,后入朝任职,宿卫南衙三十年,历任左龙武大将军、义成节度使、左金吾卫大将军、平卢节度使,在地方颇着政绩,拜河中节度使,累封韩国公。被召为太子太保,以司徒致仕,薛平去世时年八十,册赠太傅,谥号成肃。 薛平,唐高宗时期名将、右武卫大将军薛仁贵的曾孙,其父薛嵩任昭义节度使,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藩镇。薛平十二岁时,担任薛嵩所辖的磁州刺史,薛嵩去世,军吏们意图效仿河朔三镇的旧例,拥戴薛平出任节度留后。薛平并不推辞,表面答应下来,过后,他就将这一职位让给叔父薛崿,自己却在夜里悄悄护送父亲灵枢回归故里。 守丧期满后,薛平被朝廷起用为右卫将军。从此,他宿卫南衙共三十年,宰相杜黄裳颇为器重薛平,特荐他为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任内颇有政绩。 唐宪宗李纯发兵讨伐叛乱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特升迁薛平为滑州刺史,兼义成军节度使、御史大夫等职,滑州接邻淮西,薛平在讨伐淮西的前线,多次立有战功。 薛平任职的滑州城,位于黄河之滨,经常遭受水害。薛平经过调查得知黄河小道在卫州黎阳县界,而黎阳为魏博藩镇地界。薛平即派人去魏博交涉占黎阳黄河故道加宽黄河河床的事宜,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答应了薛平的请求,于是薛平给黄河故道和故道与现流河道之间的农民更换了其他田地,然后在这一地区加宽河道二十里,以减缓水势,这样,滑州地区很长时间没有发生水患。薛平在滑州任职六年,后入朝为左金吾大将军,不久再次复任义成军节度使。 朝廷平定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叛乱之后,分平卢镇的淄、青、齐、登、莱五州为平卢军,任薛平为平卢节度、观察等使,并兼管对新罗、渤海两国的事务。 唐穆宗李恒即位不久,卢龙节度使刘总便上疏请弃官为僧,分其地为三道,其中以平、蓟、妫、檀为一道,任命薛平为节度使,但朝廷未予采纳。成德兵马使王庭凑兵逼棣州,朝廷特命薛平出兵援救,薛平接到诏命后,遣部将李叔佐率兵两千前赴棣州。棣州刺史王稷供给军队物资不足,军士怨愤,乘夜溃逃。军士推队长马廷崟为首,连兵至七千人,转而直逼薛平坐镇的青州,青州城中兵少,不足以抵抗逃兵。薛平便把府库钱财与自己的家财全部拿出,募得精兵二千人,出城迎城,大败逃兵,斩杀马廷崟,数千逃兵被杀。薛平自此威震一方,朝廷特诏加他为右仆射,进封魏国公。 薛平在平卢军任职六年,任内兵精粮足,徭赋均一,深得百姓爱戴,他任满被召入朝时,百姓们拦道挽留,一连几天,才得脱身,时人认为当时的节度使中,很少有人像薛平一样深得民心。薛平入朝,加检校左仆射,兼户部尚书。不久,又加封司空、河中尹,兼河中、绛、隰节度观察使,又兼管晋、慈二州,朝廷增其所辖兵三千人。后加检校司徒,改封韩国公,在河中任职也是六年。 薛平上疏告老,以司徒致仕,去世,终年八十岁,册赠太傅,谥号成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