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契丹首领——孙万荣(1/1)

好书推荐:

孙万荣,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军事统帅。曾祖孙敖曹,在隋朝时是契丹一个部落的首领,仕隋为金紫光禄大夫,孙敖曹附唐,为此唐高祖李渊将其部落安置在营州城傍边,并授孙敖曹为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 松漠都督、契丹族酋长窟哥死,继任松漠都督的阿卜固率契丹诸部与奚族连兵反叛。唐高宗遣突厥降将阿史德枢宾为沙砖道行军总管,讨伐契丹,不久,契丹兵败,阿卜固被擒送洛阳。孙万荣担任部落首领后,主动与唐朝仍然保持良好的关系。武则天累授孙万荣为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从此,契丹与唐又恢复了藩属关系,保持着正常的朝贡往来。 契丹发生饥荒,广大百姓生活无着,穷困潦倒,刚愎自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不但不予赈给,反而视契丹首领如奴仆,此后还多次侵侮其管辖的契丹部属。赵文翙的行为激起了契丹人的强烈不满,孙万荣早年曾以侍子入朝做人质,深知唐朝虚实,便抓住唐朝内忧外患之机,与其妹婿松漠都督李尽忠共商大计,决定乘机举兵反唐。李尽忠率部举兵反唐,攻陷营州,俘虏数百人,斩杀赵文翙,从而揭开了东北各蛮族对中原王朝长达二百多年的战乱,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孙万荣被任命为主帅。随后孙万荣率军东进,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消息传至洛阳,武则天大怒,为安定边疆,武则天诏命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28将,率兵征讨,企图一举消灭契丹,武则天又增派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纳言姚踌为副使,屯兵胜州,作为事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右武威卫将军沙吒忠义为前锋总管,率军20万进攻契丹,企图挽回败局。 孙万荣在东硖石谷获胜后,决定于柳城西北400里处,依险构筑新城,将老弱妇女与所获大量物资器仗留于城内,让其妹夫乙冤羽负责守卫,并派使者联系突厥,以解除其后方威胁。然后,孙万荣亲率精兵南下攻掠幽州、瀛州等地,沿途攻城略地,抢掠吏民,武攸宜派兵进击,均被孙万荣击退。 武懿宗率部抵达赵州,获悉契丹将领骆务整数千骑兵将至冀州,心中大惧,不战而退据相州,并丢弃了大量军资器仗,契丹遂乘势进克赵州。孙万荣所遣出使突厥的五名使者中的前3人先至默啜黑沙牙帐,对默啜说:“我已破王孝杰百万之众,唐人破胆,请与可汗乘胜共取幽州。”默啜闻讯大喜,赐以绯袍。另二名使者后至,默啜怒其迟缓,将欲杀之。二人便说:“请一言而死”。默啜问其故,二人遂将李尽忠已死,官军正在大举征讨等,一一俱实相告。默啜遂杀前三人而赐后二人绯袍,并以二人为向导,乘契丹后方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围攻三日而克,尽俘契丹老弱妇女而归,并使乙冤羽驰报孙万荣。 此时,孙万荣正与武攸宜所率官军在幽州相持,忽闻新城有失,慌恐不安,众心离散,附于契丹的奚人也乘机背离契丹。唐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族兵众击其后,部将何阿小、李楷固、骆务整都被俘,契丹军大溃,孙万荣帅只得轻骑数千东逃。 武周前军总管张九节率兵于中道阻击,孙万荣穷蹙,与其家奴逃至潞水东,于林下休息,孙万荣见大势已去,叹息道:“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家奴杀孙万荣,投降于张九节,孙万荣的首级被唐朝张九节,传送到唐朝东都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