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硅谷银行倒闭风波(1/1)

上次让这些股民们如此在意的情景,还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 在缅北事件发生之后,虽然还未如同2008年一样开始出现苗头,但忧虑已经在股民中蔓延开来。 令金融市场最为担心的一点就是,这次的事件会不会在其他地方复刻! 虽然这些银行们说,是因为内部进入了内鬼,所以才导致的此次事件,但只要是了解过银行内部系统的人都知道,被推出来的所谓“内鬼”,只不过是背锅侠罢了。 真正出现问题的,就是银行内部的系统。 而且,如果说是一家银行出现问题,他们也还能够接受,可是缅北那么多银行,几乎无一幸免。 这就让他们有些胆战心惊了。 华尔街的大佬们还在股票市场上和明泉金融进行角力,虽然关注到了这些银行发出的公告,但第一时间并没有做出足够的反应。 其实这也是他们背后背靠世界第一大国——米国的原因。 首先从大局层面来看,米国银行的整体存款还算是稳定,现在出问题的只是在东南亚的小国家内,看情况应该暂时没有办法波及到他们本土。 他们也不担心这些问题。 可就在这个时候,原本还在苦苦支撑的硅谷银行,却因为这次的风波波及到自己,自己已经无法支撑下去。 米国时间一月二十三日。 米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svb)发布公告,计划甩卖持有的资产并发行股票融资。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本来就有些恐慌的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反应,股票市场在原本就持续下跌的状况中,开始狂泻不止。 再加上市场的挤兑,短短一天的时间,硅谷银行就陷入了实质性的破产。 而在张旭这边在米国股市收割一圈,拿着一万五千亿人民币跟政府签署了《金乌承包项目总书》的时候,硅谷银行被米国存款保险机构(fdic)接管。 但政府的介入,并未完全缓解市场对于金融风险的担忧。 现在这场事件是自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米国银行业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倒闭事件,在随后的几天时间内,米股,米国债收益率,美元等均出现了下跌的走势。 还是那间平时很少启用的会议室中。 这些财阀的话事人们,再一次聚集到一起,紧急召开第二次会议。 这次的事件虽然源于缅北,但毕竟是他们策划的,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他们这些财阀也在这次的股市下行中赚取了相当多的收益。 不仅仅将他们在缅北的损失给弥补了回来,还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因此遭到损失的普通美国民众? 那些耗材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们这次召开会议,还是因为硅谷银行破产带来的风波。 硅谷银行的破产风险其实是多方面的。 硅谷银行本身为加州的地方银行,为当地的科技行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负债端来看,硅谷银行主要为科技、生命科学、医疗保健类的公司提供银行服务,其发展也深度绑定了科技公司。 在过去10年,科技公司受益于利率长期下行的环境,可以轻松地从银行获取贷款。而这些资金化为存款流入了硅谷银行,使得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快速飙升。 为了将存储的资金得到利用,硅谷银行在提供贷款之余,选择大量地购买美国国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bs)等资产来提高自身的收益率。 但因为大量资金被用于购买了长期资产,硅谷银行本身的流动性在银行中是较差的。 特别是明泉集团的出现,在金融、科技、生命科学,医药保健等多方面在实际上和硅谷银行投资的那些公司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竞争。 特别是因为疫情原因,硅谷银行投资的不少相关领域的公司,都在研制治疗新冠的药物,这么庞大的全球市场,未来应该是有很大的潜力的。 所以,不少公司选择向硅谷银行增加贷款,这就让硅谷银行本就流动性很差的资金链,再一次紧绷起来。 随后就是明泉集团研制出特效药的事情。 新冠特效药的出现不仅让华夏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了相当多的话语权,更多的也是狠狠的打击了那些同样在研究新冠药物的那些公司。 不少投资新冠药物研究的公司,血本无归。 如果一家两家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硅谷银行本就是为这些公司提供银行服务的,这些影响因素叠加到硅谷银行身上之后,变显得尤为严重。 截止到2021年年底,硅谷银行持有的资产出现了大幅度的账面浮亏,同时,存款的消耗使得硅谷银行可支配的资金出现流失,四季度公司存款余额同比下降85,活期存款下降358。 在21年的最后一季度,公司账面上的现金资产只剩下了78亿美金,资产流动性风险开始暴雷。 而硅谷银行为了避免更多的亏损,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自身的资金流动性,硅谷银行的管理层最终决定甩卖可供出售投资科目下的资产,认亏一部分资产的同时,换取足够量的现金来保持流动性。 如果这些问题放在平时倒也没有什么,也许能够让硅谷银行平稳度过,但是放在现阶段,不少银行出现内部系统问题,大量资金流失,引起市场恐慌和忧虑的情况下。 硅谷银行的动作被发现之后,顿时引发抛售热潮。 硅谷银行股价当天暴跌逾 60,当日收盘价仅为106美元。硅谷银行的风险被赤裸裸的摆在了台面上。 其次甩卖资产认赔的行为还引来了来自舆论上的踩踏,大量硅谷银行的投资者和创始人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现在银行账户上的剩余资金还有可能亏损,希望能够尽快把资金撤出,保全他们这些投资者和创始人的收益。 于是乎,这些负面的消息最终引发成为了储户的逃命式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