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官场的两条铁律(1/2)

好书推荐:

“生明,你从政是为了什么?”王东方问道。</p>

“呃,呃,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贾生明摸不透王东方究竟想说什么,回答得也稍显迟疑。</p>

“生明,在我面前,你还要遮遮掩掩吗?这又不是民主生活会,更不是党员干部大会!”</p>

贾生明知道,王东方已经退休了,一退休就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他干脆就支起耳朵作一个聆听者。</p>

“我告诉你吧,从政,一为名,二为利。在位的时候,能干点事就干点事儿,落下一个好名声。但是官当到一定程度,名声,嘿嘿,难呐。到最后你会明白,名和利,只不过是先有名后有利,重点就是利。”</p>

“我从县里到地委,最后到部里,而后是退休,到头来发现,一切都是利,其他全是空的。”</p>

“近些年,我发现官场有两条规律。”</p>

贾生明肃然道:“王老,您请讲。”</p>

“第一条: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p>

王东方坐下来,慢慢开讲。</p>

大凡做官,都会有权,但所处位置不同,权又有虚实之分。哪怕是纯粹写材料的,它也有权利。比如说给哪个乡多写点,把哪个单位多提一点,批评哪个,表扬哪个,他的笔头子一歪就完全不一样。这也是权利。</p>

有的位高权虚,有的位低权实。比如,同是机关的处长,有人管钱管物管人,有人只管上传下达,分发文件。不同的部门,处长实权抵不过科长,更是司空见惯。所谓的实权,就是指财权、物权、人事权。</p>

官场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年轻时实权大的,往往难当大官。</p>

为什么呢?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实权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实权越大,就越稀缺。市场上稀缺的东西,想得到的人就很多。用行话说,叫做供不应求。</p>

既然是供少求多,比起一般岗位来,竞争自然是激烈得多。</p>

所以当官有了实权,就会有人惦记,有羡慕的,有嫉妒的,有求你的,也有恨你的,还有不少则是想取而代之的。所以握有实权的人,除非你钢铸铁打,滴水不漏,不然稍有不慎,遭人算计,阴沟里也会翻船。要是工作中再有个三长两短,被人抓了把柄,不仅升官无望,就连现在的职位,也是凶多吉少。</p>

对实权越大通常难做大官的现象,是源于政治市场的选择,官场通常奉行的是“多数通过”规则。</p>

比如选某个人当司长,必须有多数人赞成才行。从理论上说,“多数通过”无可非议,它比一个人乱点鸳鸯谱,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但难点在于,什么叫“多数通过”?这个多数,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少数人中的多数与多数人中多数。</p>

还是以选司长为例,如果是由八个部长(一正七副)决定,则“多数”是八人;如果是由全机关人员选举,“多数”可能是几十、甚至上百人。要知道,部长选人与一般干部选人,角度会有不同。部长选出的司长,与普通干部选出的司长,大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