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不领情(2/2)
一说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又说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李西山认可这个道理,但是要想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可能。</p>
明川禅师在李西山误会了自己的好心之后,就不再问读书人何时进殿上香了。其实明川禅师真不是着急让李西山上香,更不是急着让李西山离开广法寺。</p>
恰恰相反,要是读书人真没什么地方可去,真心求一个容身之地,明川禅师不觉得李西山和杨见山留在这边有什么不妥。</p>
李西山和杨见山也在寺内走动,一开始,明川禅师还有些担心,不过几日过后,发现李西山却很少去人多的地方,明川禅师略微放心一些。</p>
晚斋之后,李西山进入客房,就很少踏出房门,明川禅师再放心一些。</p>
两次进出方丈禅房,明心方丈都没有拒绝,尤其是听说两人曾经有过手谈之后,虽然不知胜负如何,明川禅师真的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p>
青衫读书人就是个半吊子水平,和自己师兄下棋,万万没有机会下到中盘的。</p>
虽然师兄一直看不见棋盘,但是明川禅师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心气和师兄对弈,有限的几次对弈,明川禅师都有种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输得太过明明白白,事后都没有复盘的念想。</p>
不过,也许是读书人真的住倦了,也许是杨见山小孩子玩性大,终于在整整住了一月时日之后,李西山在明川禅师禅房中、明川禅师续上一壶新茶之后、吞吞吐吐说了些大失往日水准的话。</p>
明川禅师看了看李西山,不似作假,再看看书童杨见山,也没什么多余的言语,不过,还是要诚心挽留,不过在话将出口之时,却又换成了另一番说辞,“读书人太过看淡功名,绝非好事。再说李公子有真才实学,绝非夸夸其谈之人。空谷幽兰,不宜孤芳自赏。”</p>
李西山叹一口气,“确实没想着找个引荐之人,座师什么的,就更没想过了。”</p>
明川禅师心内一凛,念了句阿弥陀佛。自己有心还是无心且不去说,读书人真是内心通透的,都不能说什么心直口快了。明川禅师如此行事老道之人,还是未免冲动了一回。</p>
李西山却没当回事。明川禅师怎么想,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要说那份心意,李西山还真不领情。李西山这样的青年才俊,得什么样的读书人能点评两句?更不用说什么引荐人,当那座师,就更不用想。我李西山说话,哪句不是客气话?半点也没有不谦虚的。</p>
李西山去意已决,“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李西山读万卷书是做到了,不过这行万里路确实不应该贪图安逸,尤其是刚刚开始的时候。”</p>
明川禅师对读书人读完了万卷书的说法自然不以为意,但对那行万里路的说法却有些认可。明川禅师若非是这广法寺住持,也是想要去外面走一走的,至于多远,没想过,但是一旦迈出第一步,明川禅师相信,万里路,以自己的心性,是有可能做到的。</p>
李西山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把明川禅师吓了一跳,“李公子这是?”</p>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古人又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人再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古人还云······”李西山说顺了嘴,一时停不下来,却不知为何,现在一下子卡壳愣在那里。</p>
杨见山也跟着站了起来。</p>
明川禅师微微错愕,一时想不起来古人还说了什么,也很正常,明川禅师赶忙接过话来,“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也不急在一时。”</p>
喜欢封神之桑榆非晚请大家收藏:(20)封神之桑榆非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