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何为风华绝代(1/1)

好书推荐:

观众们看到小豆子终于长大,成为了戏园子里唯一的旦角。 明明是男儿身,却要硬被逼成女娇娥。 看到小豆子的嘴被小石头捣烂,影评人曹喆敏锐的发现这个情景,与之前的切指情节有相似之处。 二次阉割,一次生理,一次精神。 这两处情节相似绝非巧合,沈清想的永远比影评人多。 至今,沈清的每一部影片,影评人都不能妄开海口说自己都看明白。 小豆子好不容易唱好了戏,结果又遭受到了张公公的猥亵。 历经千辛万苦,小豆子终于成了京城内知名的旦角。 电影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了,那该有多好。 可天不遂人愿,小豆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命中注定是一场悲剧。 《霸王别姬》剧情刚走到四分之一,后面还有四分之三的篇幅去讲述程蝶衣的浮萍命运。 时间一变。 小豆子从少年变成了成人,名字也发生了改变,此时的他叫程蝶衣。 七七事变前夕。 十四年的抗战就此开始。 三个大时间段逐次展开剧情。 曹喆知道前四十分钟都是铺垫,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场。 他更加期待了。 电影上映之前,很多影评人们都猜测这又会是一部如《泰坦尼克号》般的史诗影片。 的确如此。 杨青云和刘硕看到《霸王别姬》的视听语言,彻底被征服。 沈清如同一本导演百科全书,脑袋中记载各种各样神乎其技的拍摄手法。 胖子坐在影院里,深陷入电影剧情之中。情感不断的被调动。 沈清看了一眼周围的观众,发现影院里的所有影众们都专心致志,心头一笑。 能够让观众沉浸的电影,就可以称之为是一部好电影。 时长方面的确让很多观众心悸。 但只要走进了电影院,担忧就可以消失。 霸王别姬电影的冗长,绝不是建立在剧情无聊的基础上,而是因为内容的深度广度密度。 程蝶衣和段小楼终于成了角,二人赶赴一场又一场。 有一位叫做袁四爷的人特别喜欢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戏,特意邀请二位前来唱戏。 人群之中,突然响起了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 程蝶衣面色一凝,想起了曾经的往事。 观众们也在此时感叹着。 “小赖子最喜欢吃冰糖葫芦了。” “成了角,想吃多少糖葫芦都行。” “小赖子就是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小豆子。吃了糖葫芦,小豆子就是角了。” 锣鼓声中,段小楼和程蝶衣出场,二人今日要唱的这一出,正是京剧名戏霸王别姬。 程蝶衣饰演的虞姬缓缓开腔。 「自从我随大王」 「东征西战」 仅仅两句戏,就唱着台下的人掌声连。 绝!身段儿,扮相儿,唱腔儿,都绝! 程蝶衣的姿态极美,真可谓是风华绝代。 就那么往前一走,眼神甚至比头上的装束更加闪。 实际上这一出戏并不是演员陈翊自己唱的,而是由一位京剧名角代替,此人正是张派的名家。 之所以邀请他来,也是希望不辜负京剧这项伟大的艺术。 因为陈翊曾学过京剧,若不观察仔细,真难分辨到底是谁唱的。 掌声不断,袁四爷坐在二楼静静的看着,姿态坚定。 「受风霜与劳碌」 「年复年年」 台下的程蝶衣依旧唱的京剧,站在二楼的那坤问着袁四爷。 “您说到没到人戏不分,雌雄同在的境界,您给断断?” 袁四爷不言不语,眼眸微垂,心思已经拿定了主意。 在李碧华的原着之中,袁四爷的形象较为英俊,所以沈清在挑选该角色方面,斟酌了许久许久。 最后找到了一位眼睛极亮的演员来饰演袁四爷。 「大王」 「此一番连累你,多受惊慌。」 这一曲京剧唱完之后,镜头定格在袁四爷的脸上。 二人回到后台,段小楼说自己在唱戏时双手轮着撑在腰里帮着提气。 程蝶衣柔情似水,声音温柔,双手端着段小楼的腰间,细声询问,轻轻的按揉着段小楼的腰。 最后嬉闹式的猛地一摁,两个人在此刻对视。 正所谓一眼万年。 观众们也在此刻明白,程蝶衣对待段小楼的感情,绝不可能只是最普通的是兄弟之间的感情。 镜头微微一颤,段小楼的心也跟着恍惚一下。 袁四爷在此刻来到了后台,询问这两位演员的状态。 细节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那个镜子就是个映射,袁四爷坐在了段小楼和程蝶衣的中间,倒有点反客为主的感觉。” “现在的院线电影能有这样的细节,太难得了。” “程蝶衣对段小楼的感情,绝对是恋人之间的情感。” “程蝶衣一生命途多舛,他对于师哥的爱源自于依恋,这个世界上又有谁爱程蝶衣呢?” “我真的怜惜程蝶衣。” 袁四爷进后台,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赠送程蝶衣凤冠,表示自己对其的欣赏。 袁四爷是懂京剧的,也懂程蝶衣。 看到姿态曼妙的程蝶衣,观众们真不知道该怎样形容。 风华绝代。 四个大字不知道说多少遍了。 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多余的,每一个镜头都值得细细品味。 终究这不是一部只会看一遍的电影。 袁四爷送了凤冠,但却在段小楼里这里吃了鳖,不过袁四爷并没有现场动怒,而是默默的离开。 踏雪访梅,雪过无痕。 到了一句“别了”,袁四爷离开,剩下的有些不知所措的程蝶衣,像是惆怅。 段小楼前脚刚离开戏台,后脚就来到了八大胡同。 看到段小楼逛窑子,得知他的性取向是正常的 不知为何,一些观众的心中竟然涌现起淡淡的心酸。 从这一刻起,程蝶衣注定爱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