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老登来自天上的攻击见过没?(1/1)
12月31日,也就是乾武十一年的最后一天。 明军在奥利亚的第一场战斗终于打响了。 85师的师属火炮开始宣泄。 为了对付明国人,雅各布也带来了36门105口径的重炮。 奥利亚炮兵和明军玩起了炮战,两边打的旗鼓相当。 85师毕竟只有16万人,能和4万人配备的炮兵打的有来有回还算不错。 见占不到便宜,王茗圣下令炮兵停止炮击,并转移阵地。 接下来,来自本土的空天武器将要给雅各布这个老登,来一点大明震撼。 上午10时20分。 两艘“鹭”式飞艇,正在工兵的操作下缓缓升空。 “鹭”式飞艇,全长79米,航速45公里每小时。 乘员76名,装备了6座双联装机枪火力塔。 两挺连接在一起的乾武元年式重机枪,组成了“鹭”式的对地火力。 除了重机枪,“鹭”式还配备了120发80迫击炮弹,以及两枚150的航空炸弹。 “鹭”式更像大明军方的实验飞艇,兵器研究院的疯子们还是保守了,并没有把大炮搬上飞艇。 当“鹭”式飞离地面15米后,蹲在堑壕中的明军士兵,纷纷转头看向这个庞然大物。 不一会,欢呼声从阵地上传来。 明军步兵为自己拥有这样的大杀器而欢欣鼓舞。 当“鹭”式飞离地面20米后,远在两公里外的奥军发现了异常。 “那那是什么?” “上帝啊,明国人把热气球放大了一百倍!” 奥利亚士兵蹲在堑壕里,伸长了脖子看向怪模怪样的飞艇。 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奥利亚人意识到之后会发生什么。 侦查气球全世界都有装备,奥利亚人并不认为那玩意有对地攻击能力。 只有后方举着望远镜的雅各布一脸凝重。 “之前有热气球攻击地面的战例吗?”雅各布头也不回向副官问道。 副官一听就知道雅各布在担心什么,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将军,并没有战例表明热气球能对地攻击。” 听到副官的回答,雅各布还是忧心忡忡。 “明国人把热气球造这么大,一定有它的作用,我们要想办法防一手。” 可惜,雅各布不知道“鹭”式飞艇的升空上限,就算知道了也拿它没办法。 仰射的情况下,无论是维克斯重机枪还是昂撒人的巴克式步枪,射程都不会超过500米。 而“鹭”式飞艇的升空极限,远远超过了500米,来到了800米的范围。 不一会,双方肉眼可见的“鹭”式飞艇渐渐变成了一个小点,并缓缓向奥军阵地驶来。 直到此时,一些聪明的奥军士兵脸色一变。 不管明军的飞艇会搞什么幺蛾子,就算是从上面丢一块石头下来也能砸死人。 想清楚后,很多奥军士兵立刻离开岗位,寻找防炮洞躲避可能来自天上的进攻。 “鹭”式吊舱内,无数技术人员正通过固定式望远镜看着下方的奥军阵地。 “风向东南,风速3级,能见度良好,可以投弹。” 记录员报告着来自技术人员的汇总。 第一次登上飞艇实战,李耀庭是紧张的。 李耀庭原先是陆军少校,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飞上天作战。 选上他的原因很简单,不会恐高 在兵器研究院的试验场训练了3个月,还是不能抹平李耀庭心中的紧张感。 不过,李耀庭还是按照条例下达着作战命令。 “检查炮弹,投入5枚80炸弹校准目标。” 得到命令,位于中间吊舱的投弹手,手动拉开一扇活动门,下面就是万丈高空。 一旁负责盯紧目标的观察手,站立着通过指向下方的固定望远镜判断着最佳投弹时机。 “5枚投弹,准备!” 观察手发出信号,拴着安全绳的投弹手立刻抱起炸弹。 “倒计时准备,54321,投弹!” 一声令下,装填手双手握着炸弹尾翼伸向投弹口。 这种比较原始的投弹方式,人为干扰因素太多。 以至于落下的5枚炸弹,偏离了奥军阵地至少300米。 不过,来自天上的攻击还是吓了奥军一跳。 “明国人的热气球上有炸弹!” 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还留在堑壕中观望的奥军士兵,一股脑奔向最近的防炮洞。 吊舱内,观察手通过落点计算着调整方位。 不一会,投弹手来到另一个安全门的位置打开,并把手里的炸弹一股脑丢了出去。 这一次,炸点距离奥军阵地近了不少,可还是没有一颗炸弹落入堑壕。 李耀庭听着汇报,不经内心感慨:飞艇的命中率实在太低了,必须让兵器研究院的专家想办法,代替人工投弹的方式。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李耀庭早就预料,也有针对方案。 那就是密集投弹! 5发命中率不高,10发20发呢? 要是一直连续不停的轰炸,总有幸运儿中招。 “让投弹手不要顾虑,往下扔就完事了。”李耀庭下令道。 没说的,投弹手直接把弹药箱搬到身旁,机械式的一枚枚往下丢。 阴差阳错下,“鹭”式飞艇造成了小规模的地毯式轰炸。 爆炸声不绝于耳,躲在防炮洞的奥军不知所措。 实在是没有对敌措施啊,明国人飞在天上,拿什么打? “鹭”式的第一次轰炸很不理想,所有80炮弹全丢了,造成的伤亡可能只有两位数。 不过,“鹭”式的轰炸破坏了奥军阵前的铁丝网、地雷以及其他障碍物。 为陆军进攻提供了帮助。 80的丢完后,李耀庭干脆命令把两枚150炮弹也丢了。 两艘“鹭”式那就是4枚。 从800米的高空丢下150口径炮弹,和同样口径的陆军火炮发射可不一样,威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咚~轰! 先是炮弹砸在地面发出咚的一声,接着就是巨大的爆炸。 这一次,4枚150中,有一枚丢进了奥军堑壕。 该段15米长的堑壕,瞬间消失不见,被掀起高空的泥土彻底覆盖。 远处,王茗圣见150都丢下了,知道该步兵上场了。 “投入一个团,试探性进攻,注意,沿着飞艇的轰炸路径前进,奥利亚人在战场上安放了很多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