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京福楼开业2(1/1)

好书推荐:

为了今天的开业仪式,李知微还准备了“代金券”。 代金券是买的红纸,裁剪成每张一样大的长方形。 代金券正面画了京福楼标志,并写着2元代金券字样。背面写着用券规则,只要在京福楼内吃饭消费,即可减免2元,没有时间限制。 为了防止造假,李知微还刻了京福楼的印章,每张券上面都盖了章的。 等开场白讲完,李知微让顾存和王继业几人帮着将现金券发下去。 今天请来的客人,还有大门口看热闹的邻居,每人都可以领取一张现金券。 众人收到现金券脸上的笑意更浓,现场的气氛更加的热烈了。 虽然这个预约吃饭的菜馆是众人第一次见,但是京福楼的小老板可太大方了,2块钱就这样白送人了。 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李知微这种营销方式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呢,现金券一发,就不相信这些人能舍得不花这2块钱。 就在气氛被金钱砸起来的时候,李知微宣布京福楼正式开业。 然后就和顾叔一左一右,扯住盖在牌匾上的红布,两人用力一拉,红布就从牌匾上脱落了下来。 露出刻着《京福楼》三个大字的匾额。 众人掌声瞬间响起来,嘴里说着恭喜,财源广进等祝福话。 随着红布揭开,就要开席了。 李知微的小伙伴也都帮忙,引着客人们有序的进入菜馆的包间里。 谢家一家、沈家一家、李知微的三个同学等都被安排在一楼的大包间里面。 大家多多少少都是认识的,坐在一起也有话聊。 今天请来的客人正好将楼上楼下7个包间全部坐满,等人全部落座,就开始上菜了。 王继业、孙梅梅、李知微、丁子易、沈同昌、谢祁、顾存,7人,每人负责一个包间,给客人们上菜。 今天的菜色有:佛跳墙、糖醋鲤鱼、水煮肉片、麻婆豆腐、板栗烧鸡、梅菜扣肉、老鸭汤、水晶虾饺。 整整八道菜。 预示着“发”,发财的发。 菜全部上齐,客人们也不聊天了,全都直直的盯着桌子。 这个时候的人缺油水,所以今天做的菜基本都是肉类的。 虽然他们之中有许多都是爱美食的老饕,但是也很少能一次性吃到这么多好菜。 李知微看着客人们馋的不行的样子就笑着说道:“这些都是顾师傅亲自为大家准备的,大家不要客气,都动筷子吧。” 客人们听了小老板的话,这才赶紧拿起筷子夹菜。 色香味俱全。 每一道菜就是看着都流口水,更别提吃到嘴里了。 那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吃了这顿饭,每个人心里都对《京福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京福楼,可不是外面那些小饭馆子能比的,就是一些国企饭店的厨师,厨艺都比不上顾师傅。 顾叔忙完厨房的事情,出来看客人们吃的好不好。 一个个包间走过去,无一列外的收获了一众人的吹捧。 顾叔脸上的笑就没消失下去过,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知微见客人们都吃上了,没有需要忙的地方后,就招呼小伙伴们,还有顾叔一家去一楼包间一起吃饭。 谢家人、沈家人此刻都吃的很满意。 京城还藏着这样的大师傅,以后必须得常常过来吃一顿解馋。 等李知微他们过来后,大家知顾叔就是大厨师后,每个人都客气的跟顾叔说话,又把顾叔夸赞了一顿。 这世上哪有不爱吃的人呢。 丁婶的手艺就很好了,沈母也是吃过许多好菜的人,但是今天吃了顾师傅做的菜饭,才知什么是人间真正的美味。 当即就表示以后要常来,还要给他们菜馆介绍客户。 大家边吃饭边聊天,一众人宾主尽欢。 这顿开业饭一直吃到下午2点才散场。 有几个客人离开前预定了明天的包间,说要带着朋友过来吃饭,也不点菜了,说顾师傅做什么都好吃,让他看着做几个菜就行。 将客人陆续都送走。 沈同昌、谢祁、丁子易、王继业四人也先回了厂子干活。 孙梅梅、敖敏、孟淑珍、白柳、董亚晴、顾存留下来帮忙收拾碗筷、打扫卫生。 等全部收拾利索后,李知微的三位同学就先离开了。 现在厂子步入正轨,不用每天都盯着,再说那四位男同志已经去了,所以李知微和孙梅梅今天就不打算过去了。 于是两人在菜馆和顾叔一家子一起吃了晚饭,这才慢悠悠的回了四合院。 回去的路上,李知微骑车带着孙梅梅。 孙梅梅抱着李知微的后腰。 两人一路聊天。 孙梅梅感叹道:“知微,以后我能不能经常跟你过来吃顾叔做的饭呀,太好吃了,我现在还回味无穷呢。” 李知微笑:“以后要是没特殊事情,咱们每天放学都过来蹭饭。” 孙梅梅一听,兴奋极了。 “跟着你太好了,有钱赚,还有好吃的吃。” 李知微就逗她,“那你别和继业哥在一起了,干脆离开他跟我吧。” 孙梅梅掐了一把李知微的腰:“怎么跟姐姐说话呢,我回去要告诉继业,你让我甩了他。” 李知微:“嘿,你这人还学会告状了,我可不怕你对象。” 孙梅梅眼睛一转:“知微,要不然你找个对象吧,我看谢祁同志就不错,还有丁同志,他可听你的话了,你也可以考虑一下。” 李知微:“我可不想找对象,我还得挣钱呢。” 孙梅梅:“哎呀知微,你现在都多大了,得抓紧了,咱爸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出生了。” 李知微:“我看你是想和继业哥结婚了吧,我马上给干爸干妈、大伯大娘他们打电话,让他们赶紧给你们主持婚礼。” 孙梅梅哪里能说的过李知微呀,被李知微说的脸红了起来。 自行车已经骑出去很远,两人说话的声音还能隐约听到。 微风正好,年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