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首战告捷(1/1)
战斗在第二天的清晨正式拉开帷幕。 那是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战场的时候,战斗开始了! 天空之上,振华空军的轰炸机宛如一群威猛的钢铁雄鹰,率先发动了攻击。 这些轰炸机从高空呼啸而下,仿佛是一群来自地狱的使者。 一枚枚重磅炸弹如同倾盆大雨般倾泻而下,在要塞上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 每一次爆炸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坚固的要塞在炸弹的冲击下剧烈地颤抖着,就像是在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巨人。 无数火力点被炸毁,里面的士兵在瞬间被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然而,要塞的主体结构却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依然坚固如初,顽强地抵御着这一轮又一轮猛烈的轰炸。 在轰炸开始的同时,地面上的陆军坦克部队如同钢铁洪流一般开始向前推进。 坦克的火炮不断地轰鸣着,每一发炮弹都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在要塞的城墙上爆炸,溅起漫天的烟尘。 那烟尘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诡异而又壮观的景象。 步兵们则是紧紧地跟在坦克后面,他们的行动小心翼翼却又充满了果敢。 他们巧妙地利用坦克的掩护,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坚定的决心。 这些经历过步坦协同战术专业训练的振华第二集团军士兵,在这一刻展现出了极度专业的军事素质。 同样的战术,第二集团军的官兵已经在和鬼子的战斗中使用过一次了。 在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是最严酷的考验,也是最真实的课堂。 和实战相比,其他的训练无论多么严格,都显得有些虚幻。 而眼下,这些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第二集团军士兵,在步坦协同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策都显得那么娴熟而自信。 面对振华军第二集团军的猛烈攻击,要塞中的老毛子守军也毫不示弱。 要塞中老毛子架设好的重机枪开始疯狂地扫射,那密集的子弹如同暴雨般从一个个射击孔中喷涌而出。 子弹打在坦克的装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声音,仿佛是一场奇特的金属交响乐。 在这枪林弹雨中,一些振华军步兵不幸被子弹击中,他们的身躯在瞬间倒下,鲜血染红了大地。 但大多数步兵都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巧妙地躲在坦克后面,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他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睛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静静地等待着进攻的最佳时机。 随着坦克部队的逐渐接近,要塞中的火炮也开始了反击。 那些火炮虽然在威力上有限,但依然给坦克部队造成了一定的麻烦。 有几辆坦克被击中,履带被炸断,只能无奈地停在了原地,做起了固定炮塔。 然而,坦克部队并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后面的坦克继续勇往直前地向前推进。 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当然了,这些暴露出来的火炮,很快就被天空中的战机盯上了。 战机如同凶猛的猎鹰一般,对这些火炮发动了致命的攻击。 在一阵猛烈的轰炸之后,那些火炮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就是如此的舒坦,重火力只要敢露头,就只有被来自天空的攻击摧毁这一条路可走。 火炮的确在战斗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却只能使用这么一次。 一次性的火炮,这对于守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老毛子对振华空军真的就无可奈何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们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 图们江要塞并不是没有防空火力,恰恰相反,老毛子在这里布置了不少防空炮。 主要是因为振华空军有着轰炸鬼子本土三个月的辉煌战绩,这一战绩使得各国列强都开始高度重视起了防空武器的发展,尤其是与神州毗邻的老毛子。 他们深知空中威胁的巨大,所以在防空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可惜的是,这些防空武器还没有来得及发挥威力,就被振华空军首先针对,被炸成了废铁。 因为在眼下的一九二八年,空炸引信的技术还没有被研究出来。 这就导致老毛子的防空火力想要建功立业,基本上只能靠碰运气。 特别是对于高空轰炸,他们更是束手无策。 由于射程和引信技术的限制,他们的防空炮压根儿就够不着高空的轰炸机。 而且,振华军政府的情报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他们早就拿到了老毛子的要塞布防图。 因此,在战斗刚刚打响之后,那些被老毛子寄予厚望的防空阵地,就第一时间被振华空军点名攻击了。 至于老毛子本身的空军就更垃圾了。 防空火力的漏网之鱼们好歹还击落了几架振华空军的战机,但是老毛子的空军战机却是一点儿战果都没有拿到。 没办法,老毛子的空军战机大多是一些双翼机,这些双翼机在性能上与振华空军的战机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毕竟在振华空军这边,这些双翼机甚至连当教练机都有些嫌弃,这也是事实, 因为它们的性能实在是太落后了。 老毛子的空军的确起飞了,也的确和振华空军装备的巨嘴鸟战斗机在要塞上空展开了一场……并不激烈的空战。 在这场空战中,巨嘴鸟战斗机凭借着自身优越的性能和十倍以上的数量优势,轻松地将那些双翼战斗机击落。 而在击落了敌人的战斗机之后,巨嘴鸟战机就开始对要塞中的地面目标进行扫射。 它们的航空机炮如同死神的镰刀一般,将那些暴露在外面的守军打得抱头鼠窜。 在这种强大的实力压制下,制空权从开战起就从来没有让老毛子沾过边儿。 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没有丝毫的意外。 而在陆军的激战中,刚刚被列装给一线部队不久的火箭筒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火箭筒手装备的武器,自然是一代经典——四零火。 六九年式四十毫米火箭筒,这可是一件具有传奇色彩的武器。 它的优点非常明显,价格便宜、产量大、而且非常好用。 无论是作为反坦克武器还是步兵火力支援武器,它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这场战斗中,它用来攻打混凝土结构的要塞自然是得心应手。 在激战的过程中,火箭筒手们全神贯注,无时无刻不在仔细地寻找着要塞中的战防炮和重机枪阵地。 一旦发现目标,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发射出一枚枚火箭弹。 火箭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在目标,甚至是目标内部爆炸,那巨大的威力会将那些战防炮和重机枪瞬间炸得粉碎。 随着这些重要火力点的被摧毁,要塞的火力顿时减弱了许多。 经过仅仅八个小时的激战,振华军第二集团军的官兵们就成功地突破了要塞的外墙。 步兵们如潮水般涌入要塞内部,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通道作战。 而西方列强的军事观察员们,眼前的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这些军事观察员们来自西方世界不同的国家,作为各国的军方高层,他们自然都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敏锐的军事洞察力。 然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战斗。 从振华空军的精准轰炸到陆军的步坦协同作战,再到步兵自动火力的碾压,甚至还有一些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武器装备。 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感到震惊。 包括老毛子的高级将领们,他们一个个也是惊诧莫名。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要塞固若金汤,有着足够的防御力量来抵御振华军的进攻。 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振华军会如此迅速、如此猛烈地突破他们的防线。 重点是,在这些军事观察员的视角,他们并没有看到他们原本认为会发生的一幕。 比如振华军的部队伤亡惨重什么的。 说真的,振华军第二集团军在战场上一直占据着毫无争议的上风。 他们的伤亡虽然也不小,但相比于取得的战果来说,这些伤亡是值得的。 而且作为进攻的一方,振华军的伤亡明显是小于老毛子的。 这完全不符合西方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总结出的经验。 甚至可以说不符合眼下欧洲的军事常理。 因此,这场战斗无疑是向世界各国列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振华军绝对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威胁。 不光是在眼下的远东地区,放在欧洲也是一样。 至少在军事观察员们看来,把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佬拉到这个战场上,怕是打不出这样的战绩。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通道战刚刚开始不久,振华军突然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