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不想掺和(1/2)

于思广震惊了,他万万没想到,这位身处天子近臣锦衣卫,竟然会如此直言不讳。他的话语,虽然字面上没有半点脏字,但却如锋利的剑,直指人心,句句诛心。</p>

“良药往往味道苦涩,而真正的言论往往逆耳难听!”丁修再次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他在京时,常伴陛下左右,对皇上的教诲有着深刻的理解。</p>

皇上的告诫语重心长,丁修凌空作揖,神色凝重至极。他口传皇上的禁令,每一条都是为官者的警戒。</p>

一勿矫饰太平,掩盖事实真相;二勿遮掩瑕疵,保全乌纱之帽;三勿盲目追随中庸之道,以致丧失原则;切勿敷衍了事,愚弄黎民百姓。</p>

更有以下诸条需铭记在心:五勿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六勿临阵脱逃,懒散懈怠;七勿空有虚名,无所作为;八勿偏袒报喜不报忧;九勿只懂浮夸,忽视实干;十勿高高在上,脱离百姓根基。</p>

丁修深知地方治理之艰难,正是源于这十条禁令所揭示的弊端。</p>

“皇上还曾比喻说,”丁修继续道,“大事往往源自小事,就像大病之前都是小病积累起来的。当官的害怕出事,担心破坏了太平盛世的景象。”</p>

“但世间万物,岂能一帆风顺?出了事情就要及时处理,国有国法,应当维护朗朗乾坤。”</p>

“然而有些官员在出事时却选择捂住真相,只要不闹出人命,不引起民愤,就当作看不见。究其根本,还是平日里没有真正想要好好治理,好好管理。”</p>

丁修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所谓上行下效,上面的官员不作为就拿此次追查白莲教来说,炎庆府等地的官员如同蛇鼠一般。”</p>

“家中若有老鼠出没,猫为何视而不见,不采取行动?”</p>

“说句不好听的话,”丁修眼中闪过一丝凛然,“如果官员自身行为端正,又怎会有匪患滋生?”他的话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与责任感,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这样的官员,真正做到了心系天下,为百姓的福祉而担忧。</p>

此时,丁修深深叹息一声,“哎,官威权重,权力之下,蛇鼠得以成精,百姓深受其害。在下并非危言耸听,若您未曾亲眼所见,不妨升堂看看,便会知道多少百姓含泪来告状。”</p>

他口中不断提及皇上、陛下,于思广被他说得汗流浃背,再也坐立不安。</p>

“皇上的圣言如同金玉之声,令人敬畏。老夫听后,心中深感惭愧。”于思广叹息不已,“未能尽忠职守,辜负了皇上的期望。”然而,他话锋一转,态度严肃,“不过,丁大人可能对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我虽为一府副官,但诉讼刑狱等事务,自有按察司负责审理。我亦会确保他们公正无私。”</p>

丁修心中暗骂于思广老狐狸,只凭他轻飘飘的两句话,便将自己巧妙地摘了出去。而锅,也被他顺手丢给了按察司和其他负责治安的衙门。</p>

实际上,事情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已经不仅仅涉及白莲教一案。而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由于白莲教一案,炎庆府的官员即将面临大洗牌。尤其是民间治安问题,更需要彻底整顿清查。</p>

于思广继续说道,“一旦见到王爷,我便立即下令按察司、巡检司、兵马司等,彻底清查蛇鼠之患,以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他拱手对丁修表示歉意,“让丁大人见笑了。”</p>

丁修微微一笑,深知地方上的事务与他并无直接关系。他之所以说了那么多,一方面是为了堵住于思广抢功的嘴,另一方面则是另有所图。</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